編者按:昨日,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住建委聯合印發通知,擬在全市范圍實施六大陽光工程推動光伏發電應用,為此將提供強力的補貼支持,其中度電補貼最高可達0.4元補五年,以實現到2022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10%以上的目標。可以預見,如此強力的政策激勵,必將推動光伏發電在北京市范圍內形成新一輪應用高潮。
![]() 編者按:昨日,北京市發改委、財政局、住建委聯合印發通知,擬在全市范圍實施六大陽光工程推動光伏發電應用,為此將提供強力的補貼支持,其中度電補貼最高可達0.4元補五年,以實現到2022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10%以上的目標。 可以預見,如此強力的政策激勵,必將推動光伏發電在北京市范圍內形成新一輪應用高潮。 從六大陽光工程定位的應用場景來看,幾乎都離不開與建筑或其他設施的結合,雖然光伏與建筑的結合并不是個新話題,但其間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卻仍是不少,特別是在北京市本次推廣光伏應用更多是為冬奧會服務事涉國際形象的背景況下,如何有序且“藝術”地進行項目開發設計,就更是值得開發商思考了。 本文根據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光電建筑委員會副主任章放先生近日在一次會議上的發言整理,以期帶給業界一些借鑒和思考。 幾件小事:在BIPV之前,建筑和光伏之間有一道鴻溝 【第1件小事】有一年的上海光伏展期間,我們邀請了幾家上海的幕墻企業與一家光伏組件企業座談。組件企業的人問,你們對我們的組件安裝在幕墻上怎么看? 幕墻企業的人說,你那個3.2㎜厚的玻璃我不敢用。 后來,這頓飯就變成了扯閑篇。 【第2件小事】有一年,住建部標準定額司委托我們找幾家光伏企業,與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建筑電氣所討論光電建筑問題。 標準院的人問,光伏系統安裝在建筑上,就成為建筑的一個電源了,那么究竟是如何滿足建筑電氣要求的呢? 雙方始終沒有說到一個點上,結果不歡而散。 【第3件小事】我們曾經受住建部標準定額司的委托,編寫《建筑光伏系統技術導則》。開會時,住建部的領導說,建筑光伏是一個新生事物,應用還不成熟,希望你們把導則編成一個信息豐富的指導性技術文件。 結果,我們還是把它編成了一個技術規范。 報批時,主管領導說,你們還是被傳統的標準觀念束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