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通知原文如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工業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加強工業領域碳達峰頂層設計,提出工業整體和重點行業碳達峰路線圖、時間表,明確實施路徑,推進各行業落實碳達峰目標任務、實行梯次達峰。 制定工業碳達峰路線圖。 深入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工業領域和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統籌謀劃碳達峰路線圖和時間表。強化標準、統計、核算和信息系統建設,提升降碳基礎能力。結合不同行業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力爭有條件的行業率先實現碳達峰。 明確工業降碳實施路徑。 基于流程型、離散型制造的不同特點,明確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的主要碳排放生產工序或子行業,提出降碳和碳達峰實施路徑。推動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加快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利用。支持企業實施燃料替代,加快推進工業煤改電、煤改氣。對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鍋爐和工業窯爐,采用清潔低碳能源替代。通過流程降碳、工藝降碳、原料替代,實現生產過程降碳。發展綠色低碳材料,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探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資源化轉化利用、封存等主動降碳路徑。 開展降碳重大工程示范。 發揮中央企業、大型企業集團示范引領作用,在主要碳排放行業以及綠色氫能與可再生能源應用、新型儲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實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帶動性強的重大工程。推動低碳工藝革新,實施降碳升級改造,支持取得突破的低碳零碳負碳關鍵技術開展產業化示范應用,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和經驗。 加強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 有序開展對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其他溫室氣體排放的管控。落實《〈蒙特利爾議定書〉基加利修正案》,啟動聚氨酯泡沫、擠出基苯乙烯泡沫、工商制冷空調等重點領域含氫氯氟烴淘汰管理計劃,加強生產線改造、替代技術研究和替代路線選擇,推動含氫氯氟烴削減。 工業碳達峰推進工程降碳重大工程示范。 開展非高爐煉鐵、水泥窯高比例燃料替代、二氧化碳耦合制化學品、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重大降碳工程示范。 綠色低碳材料推廣。 推廣低碳膠凝、節能門窗、環保涂料、全鋁家具等綠色建材和生活用品,發展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羥基烷酸、聚有機酸復合材料、椰油酰氨基酸等生物基材料。 降碳基礎能力建設。 制修訂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標準,推動建立工業碳排放核算體系,加強碳排放數據統計分析,建立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統,培育一批碳排放核算專業化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