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別再重復生產了,無聊!
李振國說出了實話,可惜隆基自己、整個光伏行業、乃至資本市場都不想聽實話。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你愛不愛聽實話,它都會按照規律發展,之前的無數行業無數玩家都已經體驗過了。
上海SNEC開的如火如荼,50萬參觀人數或許已經打破了SNEC的歷史記錄。除了因為疫情三年憋壞了企業們和職
光伏別再重復生產了,無聊! 李振國說出了實話,可惜隆基自己、整個光伏行業、乃至資本市場都不想聽實話。但是,歷史就是這樣,你愛不愛聽實話,它都會按照規律發展,之前的無數行業無數玩家都已經體驗過了。 上海SNEC開的如火如荼,50萬參觀人數或許已經打破了SNEC的歷史記錄。除了因為疫情三年憋壞了企業們和職業經理人,熱鬧的展會確實展現出行業的熱鬧。 但展會的繁榮和熱鬧并不意味著行業一定有著光明的未來,相反,“過剩”很有可能很快體現出來,同質化產品的過剩產能很快會變成大量的企業出局。 在展會上,行業內外都有很多人來上海體驗新能源的熱潮,言語間是對光伏的贊嘆。不止一人說著:“未來光伏是一條確定的賽道!裝機量一定會穩步上升,銷售額只會不停增長。” 是這樣嗎?馬克吐溫說過:“每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該停下來反思一下。” 全世界都在談論ESG,所以我們大干快上,組織了巨大的產能,這樣真的沒有風險嗎? 離開時間軸討論過剩都是扯淡。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一旦出現政策的變動,整個行業要怎么應對?過剩的產能和浪費的資源又要怎么收尾? 參觀感受 SNEC同時,各家陸續合作和產能落地的新聞在微信朋友圈爭奪著大家幾秒鐘的注意力。沒有個幾GW都不好意思推送。 光伏的供應端很擁擠,需求端呢?本文需要理清的是,光伏的需求端從來不是組件或者項目方,而是用電方!更具的說,是需求清潔電力的用電方。 全球碳中和的過程就像是人類推行健康的organic飲食習慣。逐漸放棄、少吃大魚大肉,多吃沙拉。 供應端判斷吃沙拉是潮流,于是大干快上,準備好了大家十年吃的沙拉 。 如果大家不想吃、不愿意吃、吃不掉這些沙拉怎么辦?又或者說大魚大肉吃點也不錯,大魚大肉全面降價了呢? 而且,所有人生產的沙拉都是一樣的。是你,你會選擇吃誰的沙拉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越是organic的食物,越貴。就像新能源,平價之后放在電力系統中,依然不便宜。 本質目的是為發電的光伏產品,其商品屬性就像為了煉油的大豆,功能單一,唯一價值在于發電量的多少。從SNEC看來,光伏產品同質化,產能重復建設嚴重。 過剩:沒有一家企業無辜 5月26日一開盤,光伏板塊就開始掉頭急轉直下。25日,有媒體以《隆基綠能李振國:光伏產能嚴重過剩 將謹慎投資迎接挑戰》為題目進行報道,隨后光伏股票幾乎呈現出全面下跌的態勢。截至目前,該報道已經被刪除,猜測或與隆基的緊急公關有關系。 ![]() ![]() 諷刺的是就在25日李振國觀點被報道之前,光伏概念板塊實際上出現大幅拉升,個股也頗為活躍。截至25日14時20分左右,鴻日達獲20cm漲停,帝科股份、仕凈科技、迪森股份、高測股份、東威科技、鈞達股份等股漲幅居前。 ![]() 2022年,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產量分別達到82.7萬噸、357吉瓦、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增長均在55%以上。 而這是產量數據,中國光伏的實際產能要大的多。 “2021年之前,中國光伏產業用十幾年的時間建設起大約380GW的全產業鏈。而就在SNEC舉辦的前18個月時間里,中國新增了380GW的全產業鏈。” 這是隆基董事長鐘寶申在SNEC領袖對話環節給出的數字。 這個數字當然不一定準確,但我們或許可以大致以全國產能700GW來計算。到了2023年底,產能或許可以達到750~800G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