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裝備,創造中國光伏產業的奇跡!”這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簡稱48所)跨入光伏行業時定下的目標。近5年來,48所人始終堅持這一目標不動搖,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美麗的花朵———以自己研制的裝備為主,自行建設并投入運行20條共500MW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另20條共500MW晶體
能電池生產線“交鑰匙”工程的科研單位。從2007年開始,48所先后在北京和長沙建立了多條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通過不斷提高工藝、完善設備,最終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交鑰匙”系統方案,為打造“交鑰匙”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48所研發裝備為主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交鑰匙”工程不僅意味著在設備更替和工藝改進上不再受制于國外企業,使國內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擺脫國外企業生產模式的約束,實現工藝和生產的創新,更重要的是縮短了國內企業進入光伏行業的時間,為他們解決了技術、人才和經驗等方面的問題,可以極大地節約總體投資、運行成本和產能擴張成本,增強了國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48所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交鑰匙”工程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國內大量光伏企業的好評。2008年48所開始在江西、內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區承接了20多條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并交付用戶使用。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48所通過承攬“交鑰匙”工程,積極與多家客戶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使48所和相關客戶有效應對了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挑戰,化“危”為“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2010年以來,隨著光伏市場的回暖和光伏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48所晶體硅太陽能電池“交鑰匙”工程備受客戶青睞,海內外訂單紛至沓來,僅第一季度的訂單量已達到前3年的總和。“交鑰匙”工程鞏固了48所在我國太陽能電池制造裝備行業的龍頭供應商地位。 “用自己的裝備,創造中國光伏產業的奇跡”。48所在國家發展新能源產業政策的引領下,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在未來,48所將滿懷信心,繼續引領國內光伏技術的發展,全力打造中國光伏產業和新型儲能材料產業鏈,爭創世界一流的光伏企業,真正實現國際光伏產業由“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裝備在湖南”向“世界光伏看中國、中國光伏看湖南”的戰略轉變,為國內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