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這是迄今為止對我國最大規模的貿易訴訟,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這一事件令處于“嚴冬”中的中國多晶硅產業雪上加霜,這意味著我國很多企業面臨著巨虧甚至破產的危險。
在中國最早研制、生產出多晶硅的四川省樂山市,曾經的輝煌已經不再。市場行情的一落
8億元人民幣。隨著PM法多晶硅進入大規模生產,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將迅速降低到10萬元/噸以下。如果此消息確切,將會使多晶硅生產發生革命性變化。
此外,被譽為“后起之秀”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也正在提高轉換效率方面奮起直追晶硅電池,并以其價格大大低于晶硅電池的優勢,不斷挑戰晶硅電池的霸主地位。 據了解,制造晶硅電池所需硅片厚度達到200微米,而制造薄膜電池則是將硅等光電特性的元素沉積在玻璃、塑料等材料上,其厚度往往只有幾微米,所以非常節省原料。 目前,晶硅電池組件轉換效率維持在16%,未來可望達到18%左右。而美國第一太陽能公司大規模生產的碲化鎘薄膜電池的轉換效率已經達到12%,令人側目。這項技術仍然在不斷提升,預計到2014年底,其轉換效率可以達到15%甚至是17%。如果實現,將會使晶硅電池企業承受極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