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本屆兩會個人政協議案中建議,推動和完善光伏發電金融配套政策。
劉漢元談到,我國正成為光伏發電大國。然而,伴隨并網、補貼等熱點問題的逐步解決,一直困擾行業發展的融資難題就變得日益突出。
&n
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本屆兩會個人政協議案中建議,推動和完善光伏發電金融配套政策。 劉漢元談到,我國正成為光伏發電大國。然而,伴隨并網、補貼等熱點問題的逐步解決,一直困擾行業發展的融資難題就變得日益突出。 劉漢元指出,在電價補貼、發電并網等主要產業發展要素確定的前提下,決定終端光伏市場建設規模和速度的更多是各項目的融資能力。同時,光伏發電金融扶持細則尚未正式出臺,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光伏產業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應有的重視。 2013年8月能源局下發《關于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的意見》之后,僅國家開發銀行開始著手研究制定光伏企業融資細則,意在解決行業普遍存在的融資難問題,但具體的光伏發電金融扶持細則至今仍未出臺 劉漢元認為,光伏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屬性,金融支持對其發展不可或缺。2015年我國光伏終端市場累計建設目標35GW,累計資金需求約3500億元,而每一筆投入的回收期基本上在十年、八年,要實現我國光伏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合理匹配與良性發展,沒有萬億以上的資金籌劃,國家在這個領域的發展和規劃就難以落到實處。為此,他建議: 1、對重點優勢企業出臺特殊金融支撐政策 建議創造條件,努力擴大有競爭力企業的股權融資力度。其一,對目前受市場無序競爭影響,在公開市場暫不具備再融資條件的有競爭力的光伏企業,應當鼓勵其通過定向募集的方式擴大資本金規模,改變資產負債比例,進一步增強企業競爭力,及時糾正不分良莠全面叫停銀行信貸、債券發行等極不合理的“一刀切”政策;其二,對有規模、有發展前景、能夠實現進口替代的光伏生產設備制造企業和產業鏈中主要輔助設備、材料生產企業,證券監管機構應按照市場化原則,鼓勵它們通過公開市場發行方式進行股權融資。 2、以創新金融方式擴大光伏市場融資渠道 傳統融資方式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時候,代之以新的融資方式成為必然。在資本市場發達的國家,金融創新產品正成為光伏終端市場的主要融資來源。我國2013年3月出臺《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業務管理規定》,以法律形式承認了資產證券化,再加上分布式光伏20年補貼期限和分布式光伏上網電價的確定,使得資產證券化的法律、政策和市場條件都已完備。 3、以國開行為承接主體積極落實金融配套政策 他建議根據全國光伏發電發展規劃,采取指導各地區制定年度實施方案和組織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等方式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指導各級地方能源主管部門為各類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政策和管理服務,做好項目單位或個人投資者與國開行及地區融資平臺的銜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