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發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認為,隨著新興國家的不斷繁榮和其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球能源需求將會持續增長。如果世界商業活動一切照常,到2050年增長約為25%。以風能和太陽能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中將是未來30年增長最為迅速的能源。這次的《展望》比以前的版本更進10年,延伸到2050年,這也是
剛剛發布的《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認為,隨著新興國家的不斷繁榮和其生活水平的提升,全球能源需求將會持續增長。如果世界商業活動一切照常,到2050年增長約為25%。以風能和太陽能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中將是未來30年增長最為迅速的能源。 這次的《展望》比以前的版本更進10年,延伸到2050年,這也是BP公司凈零遠景實現的目標時間。BP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博納(BernardLooney)認為,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造成了全球碳排放的大幅減少,但世界仍處在一條不可持續的發展道路上。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多的低碳選擇,仍是全球能源轉型的目標。 以顯著提高碳價的措施將影響全球碳排放情景 如果全球政府政策顯著提高碳價,2050年將實現能源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相比2018年下降70%。這將與“到2100年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2°C以內”的情景基本一致。而政策措施進一步被消費者行為 習慣和偏好的顯著轉變所強化的話,比如循環經濟和共享經濟的廣泛應用,及向低碳能源品類的轉換。這將使碳排放到2050年下降至少95%。凈零情景與將全球氣溫升高控制在1.5°C的情景大體一致。如果政府政策、技術以及社會偏好以最近數年來的方式和速度持續發展下去。能源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期達峰,但隨后不會顯著降低。到2050年,碳排放將在2018年基礎上降低10%。 全球低碳轉型將帶來更為多元化的能源結構 油氣煤在全球能源系統中的占比將降低,同時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將提升。到2050年油氣煤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將由2018年的85%分別降至65%-20%不等,而可再生能源將相應增長至20%-60%。交通領域使用的石油均將在21世紀20年代中至后期達峰。2050年石油在交通用能中的占比受不同政策環境的影響,將從2018年90%的水平上,降至80%、40%和20%。 天然氣出現廣泛需求以及持續增長的全球供給;不同情景對全球需求的預測有顯著區別。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分別在21世紀30年代中期和20年代中期達峰,且到2050年分別降到2018年水平和比2018年低三分之一。在BAU(照常)情景中,天然氣需求將在未來30年持續增長,到2050年比2018年增加三分之一。天然氣在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中,有如下兩項潛在的重要作用:一是在經濟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在這些國家可再生及其他非化石能源的增速不足以替代煤炭需求,所以天然氣的利用可以減少對煤炭的使用;二是天然氣結合CCUS(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實現零碳或近零碳發電。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中,結合CCUS的天然氣將占到一次能源的8%-10%。 風能和太陽能為首的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中將是未來30年增長最為迅速的能源。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將分別從2018年的5%增長到凈零情景的60%、快速轉型情景的45%和BAU情景的20%。風光發電的開發成本持續降低,并引領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到2050年風光發電成本在快速轉型情景下分別降低約30%和65%,在凈零情景下分別降低35%和70%。這樣的快速增長需要加快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建設。在快速轉型和凈零情景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在《展望》前半期的年均增長量將分別達到約350吉瓦和550吉瓦,自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為60吉瓦。 能源系統的去碳化導致其消費結構發生變化 終端能源使用的電氣化水平不斷提高。到2050年,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從2018年略高于20%的水平,增長到BAU情景下的34%、快速轉型情景下的45%和凈零情景下的逾50%。全球發電總量的增長將由可再生能源主導,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均占增長量的100%、在BAU情景下占增長量的75%。能源結構的轉變,加上CCUS的擴大應用,電力行業的碳減排在快速轉型情景下將超過80%,在BAU情景下僅為10%。 氫能與生物能源消費將大幅增長:在能源系統大幅去碳的過程中,氫能與生物能源的作用日益凸顯。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的《展望》后半期,氫能消費在電氣化較為困難或成本更為高昂的領域的增長尤為顯著。到2050年,氫能占終端能源消費(非燃燒使用不包括在內)總量的比例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分別增長約7%和16%。減少傳統化石能源的利用也促進了生物能源的發展,包括主要應用在交通領域的液態生物燃料、替代天然氣的生物甲烷及主要應用于電力行業的生物質能源。到2050年,生物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在快速轉型情景和凈零情景下將分別達到7%和約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