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的公示》。項目包括25個鋰電池類項目、4個新技術類項目,共29個項目,總規模超3.1GW。
據記者了解,在“十四五”期間,山東新型儲能規劃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除了發展鋰電池儲能項目外,山東還將積極發展多種類儲能示范
4月7日,山東省能源局發布《關于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的公示》。項目包括25個鋰電池類項目、4個新技術類項目,共29個項目,總規模超3.1GW。據記者了解,在“十四五”期間,山東新型儲能規劃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除了發展鋰電池儲能項目外,山東還將積極發展多種類儲能示范項目。隨著各種新能源的大規模推廣,儲能行業在山東面臨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儲能是山東電網健康發展的需求 山東省重工業發達,能源消費中煤炭占比很大,年煤電發電量4885億千瓦時,占總發電量的79%。同時山東電網以火電為主,火電靈活性改造不及預期,電網調峰資源匱乏,沒有燃氣輪機,水電極少,抽水蓄能僅有100萬千瓦,靈活調節電源裝機比例是廣東省的1/27,江蘇省的1/13,電網調峰主要依賴6070萬千瓦煤電機組,目前已經發揮至極致,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面臨很大風險,截止2021年底已無新能源消納空間。 隨著外電和新能源規模逐步增加,系統轉動慣量持續降低,需要進一步統籌電力系統各側,加快發展電儲能,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調峰,提升清潔能源發展和利用水平。《山東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建設運營共享儲能設施,鼓勵風電、光伏項目優先租賃共享儲能設施。到2025年,建設450萬千瓦左右的儲能設施。”但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儲能未來的市場空間要更加廣闊。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山東省未來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和魯北大基地項目的開展,以及電力現貨市場的深入,儲能需求在2030年會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 示范項目是探索儲能商用模式的重要依托 目前第一批山東儲能示范項目五個調峰示范項目中已經有四個進入現貨市場運行,成為全國第一批現貨結算的共享儲能電站,兩個調頻項目已經配合火電機組參與調頻輔助服務市場。由于山東省現貨市場的儲能運行規則尚在征求意見,所以調峰電站還沒有正式結算。 長期以來,儲能盈利模式不明確成為阻礙發展的重要因素。共享儲能示范項目旨在探索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市場和電力現貨市場的方法,進一步確定政策強度,推動后續的補充和完善。因此,共享儲能電站不僅需要采用安全可靠的儲能產品,還需要配合成熟優異的交易策略。 在第一批示范項目經驗的指導下,第二批示范項目針對性更強、要求更嚴苛,不同于其他省份,山東省要求示范項目統一接入公開透明的監測平臺。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的情況,記者采訪了項目業主之一遠景能源山東分公司負責人朱瑞婕。 她表示,山東是電力市場改革的排頭兵和共享儲能的先行者。遠景在新能源領域深耕多年,對新能源和電力系統特點有深刻的理解和技術判斷。作為可以提供電芯和系統集成的全棧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在電力交易的大趨勢下,遠景儲能+交易的解決方案能夠很好地幫助共享儲能電站實現商用模式的探索。 “遠景智慧液冷儲能產品采用305Ah自研電芯、液冷熱管理技術和全氟己酮Pack級消防系統,搭載EnOSTM智能物聯操作系統,依靠多年的能源終端數據積累,不僅能夠實時感知自身的運行狀態來預判故障,還可以通過新能源發電功率和電價的預測來實現多源多交易品種協同,形成最優的充放電策略保障儲能電站的收益。” 相關支持政策仍需完善 目前共享儲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新能源配額租賃、現貨市場和容量補償,然而相關政策還不太明朗,需要更多市場主體參與進來,通過各方研討推動標準的制定和政策的完善。此外,儲能發展需要山東省電網以及相關部門一定的政策鼓勵,例如新疆省發改委于今年3月4日發布的《服務推進自治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操作指引1.0》中指出“對建設4小時以上時長儲能項目的企業,允許配建儲能規模4倍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讓勇做探路者的示范項目業主更有支撐地完成使命。 隨著中國電力市場建設的推進,發電商的生產管理將從過去以電量最大化為目標的發電生產模式,逐漸轉向電力價值最大化的電力交易模式,設計良好的市場運行機制、促進儲能系統商業價值的實現關系著儲能產業的發展。儲能電站只有懂產品特性,懂現貨政策,懂電力市場,才能開拓更大的價值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