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國招商引資動作密集。5月1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介紹《綠色產業法案》主要措施,承諾用投資稅收抵免、優待采購歐洲產品等措施,加快推進基于綠色轉型的再工業化。15日,第六屆“選擇法國”國際商務峰會宣布共吸引投資130億歐元。
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法國正在與美國爭奪綠色產業建廠投資,也著眼于追趕中國優
最近,法國招商引資動作密集。5月1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介紹《綠色產業法案》主要措施,承諾用投資稅收抵免、優待采購歐洲產品等措施,加快推進基于綠色轉型的再工業化。15日,第六屆“選擇法國”國際商務峰會宣布共吸引投資130億歐元。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法國正在與美國爭奪綠色產業建廠投資,也著眼于追趕中國優勢。從法國北部“歐洲電池谷”藍圖可以看出,法國正在關鍵工業領域加緊布局,以構建新能源全產業鏈,加強經濟主權。 致力打造“歐洲電池谷” 法國北部敦刻爾克老工業區正華麗轉身“歐洲電池谷”,已有4家產能超10吉瓦時的“超級工廠”落戶。2021年6月,中國遠景動力和雷諾宣布合作建廠計劃。擁有固態電池領先技術的輝能科技日前也宣布在法建廠計劃。 來自中國臺灣的輝能科技宣布投資52億歐元在敦刻爾克建造固態電池廠,是這一屆“選擇法國”峰會高調宣布的項目。據法國媒體報道,固態電池技術是“汽車行業的新圣杯”,法國經濟部2017年就看中輝能,從政府各部到地方當局,法國鋪開紅毯,終于促成輝能在歐洲90多個候選城市當中選中敦刻爾克。 中國廈門鎢業與法國歐安諾也宣布在敦刻爾克合資建電池材料廠,預期投資額15億歐元。馬克龍說,這個項目是對輝能工廠的補充,“將確保法國在鋰電池生產價值鏈上位居上游”。《回聲報》說,歐安諾前身是專門從事核電站鈾回收的阿海琺集團,現有的工業流程可用于從電池回收戰略材料,與廈門鎢業合作“是提高法國和歐洲稀有金屬自主權的關鍵”。 法國的目標是依托“電池谷”創建完整的電動車產業生態系統。產業鏈上游,法國政府已于5月上旬啟動一項專門針對關鍵礦產和金屬的投資基金,公共財政在“法國2030”投資計劃下出資5億歐元,計劃兩年內募集私營投資15億歐元,用于支持法國和歐洲企業投資關鍵礦產和金屬價值鏈項目(提取、加工、回收)的少數股權。 電動車產業鏈布局有望帶動法國老工業區復興。敦刻爾克一帶傳統工業是鋼鐵、食品加工、煉油、造船和化工,受去工業化影響尤其嚴重。 如今,當地鋼廠正在進行脫碳改造,多家低碳水泥廠正在建設,附近核電站將新建兩個歐洲壓水反應堆,法國未來海上風電場也將在加萊海域扎根。廉價且低碳的電力供應有望吸引更多對能耗和碳足跡精打細算的制造商。《回聲報》說,敦刻爾克正在閃亮復興,“良性循環開始了”。 招商引資“就像中國當年” 法國媒體承認,歐洲電動車行業比亞洲至少落后十年,現在建廠是從零開始。法德集團ACC電池廠工地貨物供應20%來自韓國,80%來自中國。除了模塊組裝由本地企業完成,歐洲設備沒有承擔其他任何流程,工廠機械裝備完全由中國公司提供。 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數字主權部長勒梅爾表示:“我們致力于電氣化,這是中國人處于領先地位的領域。我們要歡迎他們,也要從他們的工作中汲取靈感——就像中國當年先歡迎空客,然后才有自己的中國商飛。” 法國總理府法國戰略與展望總署高級專家倪金城告訴記者,法國現在招商引資確實很像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政府出戰略,給政策,給補貼,幫助孵化新技術、新項目,引進先進裝備、技術和經驗,以此撬動更多公共資本和私營投資,推動綠色轉型。 事實上,隨著去工業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日益凸顯,以發展新興工業領域為核心的再工業化已經成為法國各界共識。馬克龍2017年上臺以來力推稅務、勞工法案改革措施,為法國企業重新注入活力。 2020年9月,為了讓受新冠疫情沖擊的法國經濟盡快恢復,也使法國朝著長期目標發展,法國政府推出“法國復興”計劃,投資1000億歐元,旨在轉變能源使用方式、增加技術競爭力和促進數字革命。2021年10月,馬克龍發布“法國2030”創新投資計劃,計劃投資540億歐元,旨在重振法國工業,推動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大國。 馬克龍還于2018年發起“選擇法國”峰會,最初設計是每年1月舉行,邀請大型國際公司高管在前往達沃斯論壇途中停靠法國,為他們介紹法國經濟活動和改革措施。 如今這場法國總統親自主持的大型招商會已經成為法國政府發布重大外國投資項目的舞臺,宣傳政府工作成績和法國投資吸引力的抓手。 應對美國“攻擊性”產業政策 自美國去年夏天通過《通脹削減法案》以來,法國一直在為如何應對美國這一具有“超級進攻性”的產業補貼政策廣泛征詢意見。5月11日,馬克龍在愛麗舍宮“加速我們的再工業化”討論會上宣布了法國《綠色產業法案》的主要舉措。 會議期間,馬克龍多次提到美國的產業補貼。他說:“我們的使命不是成為美國工業的消費者。這關乎主權。”法國媒體稱,通過《綠色產業法案》,“法國拿出了應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武器”。 根據法案,法國政府將重點推動綠氫、電池、風能、熱泵和太陽能等五大綠色科技產業發展。法案的旗艦措施,即“綠色產業稅務抵免”將給電池、風能、熱泵、光伏四個產業的投資提供相當于總投資額20%至45%的稅務抵免。綠氫產業已另外享有特殊的優惠政策。 法國媒體指出,法國稅收抵免的優勢是從項目一開始就提供資金,而不是像美國那樣只在生產開始時提供資金。法國政府希望用每年5億歐元財政成本到2030年為法國吸引230億歐元投資。 法國政府還將投入10億歐元為綠色項目提供50個“準備就緒”的工業用地;簡化并加快建廠審批程序,把程序時長縮減一半,最多不超過9個月;并投入7億歐元培養未來工業所需人才。 目前,消費者在法國購買售價4.7萬歐元以下且重量低于2.4噸的純電動新車,無論所購車輛產自哪個國家,均可享受5000歐元政府補貼。今年第一季度,兩款特斯拉降價之后,在法國買特斯拉可以享受政府補貼,特斯拉銷量同比增長51.24%,法國汽車制造商更加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護本國制造商”。 與此同時,法國繼續加強外國投資審查。今年1月,法國政府收緊規定,將需要經過政府審查的外資持股比例門檻由25%降至10%。為了在綠色產業播種之際為本土幼苗搶時間,為未來冠軍埋伏筆,法國既要優選外資來合作,又要保護本土制造商,還要保護關鍵領域。法國媒體因此指出,從電動車行業的追趕就可以看出,法國再工業化不是一場短期賽跑,而是一場“三重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