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第三方機構InfoLink發布2024年上半年電池片出貨排名,榜首的位置近六年來首次易主,由中潤光能獲得。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自InfoLink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發布電池片出貨排名以來,第一名的位置始終由通威股份占據,此次首度易主中潤光能,捷泰科技則位列第二。據InfoLink分析,這兩家企業均在海內外市場有所布局,因此得以收獲更多訂單。 昔日王者通威股份此次排在第三位。影響出貨的因素之一在于企業持續深耕組件環節,上半年自用比例提升約六至七成。同時通威股份位于多地的基地產線也在分頭進行PERC項目改造。 另一頭部電池片廠商愛旭股份此次排在第四位,與首次上榜的英發睿能并列。據悉,愛旭股份同樣受到PERC項目技改的影響。 激烈的競爭帶動著光伏行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狂奔,而制造業的本質決定了眾多企業在技術加速迭代的浪潮下,不得不豪賭是守成還是激進。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7月下旬的行業研討會上表示,“歷史包袱”讓行業老玩家轉身不易,可能體現在舊產能計提損失沉重、舊產能技改升級性價比不足、舊產能出清不暢等方面。例如大尺寸PERC產能較多,尚未收回投資,但技改的性價比又大概率不如新建產能。 根據InfoLink的調研,2024年上半年前五大電池片供應商的總出貨量為77.96GW,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約7%至8%,結束了過去數年高速增長的趨勢。其中PERC電池片累計出貨約37.3GW,TOPCon電池片則加速超車,累計出貨約40.6GW,占總出貨量近52%。 作為押注BC技術路線的另一主要企業,今年3月愛旭股份也選擇了“折中”,宣布在滁州建設一期年產15GW N型TOPCon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以“滿足下游組件客戶日益迫切的對TOPCon產品的需求,搶占市場份額”。 對于光伏行業而言,以降價為主要表現維度的下行趨勢尚未結束。2024年上半年,TOPCon電池片的價格從年初的每瓦0.47元人民幣跌至六月末的每瓦0.3元人民幣,跌幅高達36%。行業寒冬顯著影響了企業包括融資計劃在內的決策,此次奪得出貨冠軍的中潤光能在7月選擇了終止I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