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頂上自己建一個“小電廠”,不僅自家用電不用愁,多余的電還能賣給電力公司……2012年12月,島城市民徐鵬飛成為國內首個并網的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一時間他的太陽能小電站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7月3日,他手中拿到了一張單據,上面顯示他半年共售出了897度電,電力公司為此付給了他4
房頂上自己建一個“小電廠”,不僅自家用電不用愁,多余的電還能賣給電力公司……2012年12月,島城市民徐鵬飛成為國內首個并網的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一時間他的太陽能小電站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7月3日,他手中拿到了一張單據,上面顯示他半年共售出了897度電,電力公司為此付給了他400.87元錢。“別人花錢買電,我用電不僅不花錢,還有多余的電賣給電力公司。”徐鵬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有義務讓更多的人了解光伏發電。 A 居民建“電站”,半年賺了400元 2012年12月22日,在花三個周時間做通20戶鄰居工作、同意在樓頂放置光伏板,并得到青島供電公司的批準后,市民徐鵬飛成功完成了他的光伏發電設備安裝,并成功運行,這標志著他從此用上了太陽能發的電。在自己用電不愁的前提下,他的這個小電站還有另一個用途:將多余的電量傳入電網,這也意味著他有了靠發電賺錢的可能。在成功并入電網后,按照與電力公司的合同約定,徐鵬飛的光伏發電系統的余電上網部分,每度電收購價格以當地脫硫煤電價為準,雙方每半年一結算。 如今6個月過去了,也到了結算相關費用的日子。在準備好相關材料后,7月3日上午,徐鵬飛來到青島供電公司,結算半年時間的發電費用。“自去年12月22日‘太陽能小電站’開始工作以來,半年里共發電1377度,其中賣給國家電網897度,電力公司按照每度電0.4469元的價格,支付給了我400.87元錢。其余的近500度電量則被我們家日常使用掉。”徐鵬飛說,這是小電站投入使用以來的首次結算,400.87元的費用雖然不高,卻讓他有種莫名的喜悅。 B 4月份后用電已不花自家錢,并開始盈利 采訪中記者得知,隨著徐鵬飛的太陽能小電站步入正軌,發電的總量也是逐月遞增,而相比于自己的日常用電量,發電的數字已經在4月份實現了超越。“一開始發電的數量有限,每月用電時,小電站可以抵消掉一部分,但每月還得向電力公司交電費,每2個月可能比沒電站前少交了一半,差不多100塊錢。自從今年4月4日開始,太陽能小電站發的電便超過了我家日常的用電量,并實現了盈余。”徐鵬飛說,盈余出來的電他便會并入電網,然后每半年跟電力公司結算。 雖然如今電量已出現盈余,不僅省了自家電費錢,而且還能從電力公司“掙錢”,但徐鵬飛說,這套光伏發電設備投入了2萬元,收入成本的話,也得需要15年。“青島市每年的光照時間大約是1300個小時,一年下來他的系統設計發電量是2600度,可以節省標準煤0.91噸,減少2592.2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因為發電項目沒有設置儲電裝置,白天可以自給自足外,晚上還得用大電網的電。現在居民用電的電價是每度0.5469元,他賣給供電公司的電價大概是四毛錢多點。按照一年發電2600度,每度不到5角錢計算,我投入的兩萬元,差不多需要15年才能收回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