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集團)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其太陽能快裝電站新產品。 漢能集團副主席、行政總裁代明芳表示,集團的移動快裝薄膜發電系統是公司在太陽能應用業務方面的一個創新嘗試。而他也談及,三年多以前,薄膜行業還處于初期、比較弱,而彼時晶硅廠商比較多,同時晶硅成本也在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集團)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其太陽能快裝電站新產品。 漢能集團副主席、行政總裁代明芳表示,集團的移動快裝薄膜發電系統是公司在太陽能應用業務方面的一個創新嘗試。而他也談及,三年多以前,薄膜行業還處于初期、比較弱,而彼時晶硅廠商比較多,同時晶硅成本也在下降,之所以進入晶硅行業,是因為在集團內部經過了充分的討論,認為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薄膜化和柔性化。 “薄膜可以做成柔性電池,柔性電池的應用廣泛程度,我認為是爆炸性的,晶硅材料能做的我們能做,但是我們能做的別人卻做不了。至于成本,比其他光伏行業產品競爭力還是很強的!贝鞣荚谟浾咛釂栔凶隽艘陨媳硎。然而,他也表示,目前柔性產品并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 漢能集團對薄膜發電技術情有獨鐘,然而以晶硅發電技術為主的企業似乎并不買賬。據報道,保利協鑫執行總裁舒樺在9月11日的“2014光伏領袖峰會”上表示,“經過十年多的發展,晶硅的轉換效率提升,現在已經超過23%。薄膜技術也在成長,隨著轉換效率和使用壽命問題的解決,也會有它的應用市場。但是,從綜合性價比上來看,能夠應用在商業化的光伏發電技術,今后仍然會是晶硅技術。”而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宋登元指出,成本是非常重要的紅線,“光伏行業的本質就是成本為先的可再生能源技術”。 面對其他企業的質疑,代明芳回應稱,目前漢能的生產為了降低成本,大量實現了本土化,即找最便宜的地方生產產品,或最有競爭性的材料去做生產,“材料成本也是縮減成本的關鍵,材料成本本土化方面我們也在做很大投入及研發,目前都取得了很大進展,電池轉換率不斷提高,電池成本不斷下降!彼f道。 另外,據了解,漢能在過去兩年接連將薄膜太陽能企業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lobalSolarEnergy和AltaDevices收入麾下,代明芳表示這四家企業主要將在專利互補、技術覆蓋及互相協同效應上進行整合,同時漢能的研發重點也將放在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