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員發布了一篇報道稱,他們將一層摻雜有三氟甲磺酰基 - 酰胺(TFSA)的石墨烯鍍在硅晶片上,再使用這塊硅晶片制成一個太陽能電池,這塊太陽能電池的有效轉化率可達到8.6%。現在另外一個團隊稱他們放棄使用硅材料,而是使用基于石墨烯材料制成了一個太陽能電池
在2012年,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員發布了一篇報道稱,他們將一層摻雜有三氟甲磺酰基 - 酰胺(TFSA)的石墨烯鍍在硅晶片上,再使用這塊硅晶片制成一個太陽能電池,這塊太陽能電池的有效轉化率可達到8.6%。現在另外一個團隊稱他們放棄使用硅材料,而是使用基于石墨烯材料制成了一個太陽能電池,該太陽能電池測得的有效轉化率達到了15.6%,刷新了之前的記錄。 來自西班牙的海梅一世大學(Universitat Jaume I)和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組成的光伏和光電器件組(DFO)的研究員開發了這個光電池設備。他們將二氧化鈦和石墨烯結合在一起,當做電荷收集器。接著他們使用鈣鈦礦作為太陽光吸收器。除了改善了太陽能轉化率之外,該團隊稱這個設備還是在低溫條件下制造的。通過內嵌幾層材料,研究團隊還可以使用基于解決方案的配置技術在溫度低于150度的地方處理它。這不僅意味著更低的潛在生產成本,而且意味著這項技術還可能用在柔性塑料上。 該團隊的研究論文已經在《Nano Letters》期刊上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