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機構Lux Research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補貼日益減少的背景之下,倘若太陽能制造商期望回歸盈利,就必須大幅削減組件的庫存成本。不過,具體應該如何實施?分析師認為,成本至少要至2017年下降至每瓦0.48美元(合0.37歐元)。
當前, 光伏組件市場嚴重產能過剩,產能幾
據研究機構Lux Research最新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球補貼日益減少的背景之下,倘若太陽能制造商期望回歸盈利,就必須大幅削減組件的庫存成本。不過,具體應該如何實施?分析師認為,成本至少要至2017年下降至每瓦0.48美元(合0.37歐元)。 當前, 光伏組件市場嚴重產能過剩,產能幾乎已是市場需求的兩倍。這份名為《組件成本結構更新:通往盈利之路》(Module Cost Structure Update: Path to Profitability)的報告稱,2012年第二季度,太陽能企業普遍背負著沉重的債務,個別企業的虧損程度甚至超乎想象。創紀錄的低價嚴重擠壓太陽能制造商的利潤空間,并導致重虧、合并以及破產。 10月22日,鑒于虧損嚴重,賽維LDK被迫出售公司約20%的股權給中國國營企業Heng Rui Xin Energy公司,獲2300萬美元(1760萬歐元)。Lux Research分析師Matthew Feinstein表示:“賽維LDK已獲大量資金。不過就控股性能與成本而言,該企業競爭力仍有提高的空間。而且,該企業已達到一個‘沸點’,以至于銀行不愿再延長其債務線。” 不過,賽維LDK并非第二季度唯一虧損的太陽能制造商。據二季度財報顯示,英利綠色能源虧損9000萬美元;天合光能虧損9200萬美元;晶澳太陽能虧損7000萬美元。基于當前成本,價格介于每瓦0.70美元(0.54歐元)至0.80美元(0.61歐元)之間并不可行。制造商應該下降組件的銷售成本(cost of goods sold ,COGS),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 Lux Research近期針對過去與當前COGS的報告顯示出為何行業競爭如此殘酷: 多晶硅(mc-Si)與單晶硅(c-Si)的COGS分別下降至每瓦0.82美元與0.92美元,很大程度源于多晶硅料價格的暴跌。不過,未來其它價值鏈也應實現價格削減。Lux Research預測,隨著相關科技的持續發展,單/多晶硅(x-Si)也可以得到顯著長期的發展。 銅銦鎵硒(CIGS)算是行業的“新人”。就成本同比下降幅度而言,CIGS已超x-Si與CdTe,不過,在產量與效率方面,CIGS并未發揮全部潛力 。Lux預測,隨著新興CIGS部門不斷得以發展,該部門有望成為行業成本削減幅度最大的部門之一,預計在2013年與2015年,CIGS部門在成本上分別可以與c-Si與mc-Si一較高下。不過,雖然目前依然無法趕超CdTe,但2017年成本很可能下降至每瓦0.64美元(0.49歐元)。 鑒于低產量、產能利用率與組件效率,薄膜硅(TF-Si)是最無競爭力的技術。Lux預計TF-Si將進一步退步。值得指出的是,總部駐瑞士的Oerlikon公司已退出TF-Si設備發展。 碲化鎘(CdTe)依然是行業COGS領袖。不過,下滑的產能利用率、低效率以及穩定材料的高成本令CdTe的成本曲線在過去四年里最為“平坦”。隨著x-Si與CIGS技術更具效率,它們之間的價格差很可能將縮小。Lux認為, 基于每瓦0.48美元(0.37歐元)的價格優勢,在 2017年之前,CdTe仍將保持其低價光伏技術的地位。 總而言之,未來幾乎每一家制造商均將被迫以任何可能的方式在這場暴風雪中生存下去。Lux表示,局勢改善或積極尋求創新型解決方案令COGS低于當前價格是決定未來行業能否“否極泰來”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