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6日大限前10天,中歐光伏價格承諾談判終于塵埃落定。根據部分披露信息,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光伏產品價格底線將在0.55-0.57歐元/瓦,出口限量在7GW左右,至少保住了60%的歐盟市場份額。
面對這個雙方都“滿意但不算太滿意”的磋商結果,中歐雙方
在8月6日大限前10天,中歐光伏價格承諾談判終于塵埃落定。根據部分披露信息,中國出口到歐盟的光伏產品價格底線將在0.55-0.57歐元/瓦,出口限量在7GW左右,至少保住了60%的歐盟市場份額。 面對這個雙方都“滿意但不算太滿意”的磋商結果,中歐雙方都開始了下一步的計劃。中國企業正在研究,如何分配被壓縮近一半的市場配額。而中歐光伏貿易大戰主要推動者則對中歐達成價格承諾方案表示明確反對,并稱將上訴至盧森堡的歐盟法院。 95家光伏企業瓜分7GW配額 近日,歐盟委員會就中歐光伏價格承諾方案正式表決。歐委會貿易委員德古赫特在新聞發布會上懇請歐委會在8月2日能夠接受中歐光伏價格承諾方案,同時辯稱自己并未屈服于中方的壓力。 德古赫特表示,他在和中國方面磋商時一直把握兩個原則:一是不讓中國的傾銷產品對歐洲太陽能電池板產業造成傷害;二是避免歐洲市場光伏產品供應短缺或給下游產業及消費者帶來消極影響。這意味著,中歐雙方達成的價格承諾將只適用于滿足部分歐洲市場的年度數量。超過的那部分光伏出口產品,仍將要從8月6日起支付平均稅率為47.6%的高額反傾銷稅。 與價格承諾同時達成的還有出口數量承諾,據多位了解談判過程的人士透露,出口數量將限定在7-8GW。去年,中國出口到歐盟市場的光伏組件數量高達12GW。僧多粥少,這塊蛋糕切起來頗為不易。 記者從部分企業處了解到,目前分配方案存在較大分歧,各家企業都在積極向機電商會提交預想的分配方案。 了解談判過程的人士透露,根據貿易規則,7GW的出口配額應該只在95家參與價格承諾談判的光伏企業內部進行“瓜分”,具體比例可能會參照各家企業出口歐盟的歷史記錄和近期數量。從不完全披露的名單來看,尚德電力、賽維LDK、拓日新能、海潤光伏、向日葵等一批耳熟能詳的光伏企業均在名單之中。 新能源行業分析師認為,未參與談判的中小光伏企業,受價格承諾以及出口數量限制的沖擊最大,不過這次談判也加速了行業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