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午,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的戈壁灘上空萬里無云。不遠處,黃河上游第一壩—龍羊峽水電站一如既往地發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黃河公司副總經理楊存龍站在共和縣光伏發電產業園內的一處高坡上,指著記者剛剛驅車環繞一圈的32萬千瓦光伏發電板欣喜地說,這是世界第一個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迄今最
4月22日上午,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的戈壁灘上空萬里無云。不遠處,黃河上游第一壩—龍羊峽水電站一如既往地發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黃河公司副總經理楊存龍站在共和縣光伏發電產業園內的一處高坡上,指著記者剛剛驅車環繞一圈的32萬千瓦光伏發電板欣喜地說,這是世界第一個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也是迄今最大規模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 楊存龍所說的“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與中電投集團發展清潔能源的另一個 “建湖漁光互補項目”,都是為了實現光伏發電的最大效益。然而,這些創新模式能讓光伏發電項目走多遠?業內專家認為,這還是有些懸念的。 水光互補:讓光伏發電揚長避短 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光伏發電的這些特點導致其曾一度被電網“拋棄”。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黃河公司總經理謝小平介紹說,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是利用水輪發電機組的快速調節能力調節光伏電站的有功出力,達到平滑發電曲線,提高光伏發電電能質量的目的。 龍羊峽水光互補320兆瓦并網光伏發電項目地處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恰卜恰鎮以南的塔拉灘,生產運行期為25年,以33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龍羊峽水電站,與龍羊峽水電站聯合運行。運行期年平均上網電量49815.98萬千瓦時,送出線路年利用小時可由原來設計的4621小時提高到5019小時。 謝小平通俗地比喻說,32萬千瓦并網光伏電站可以看做是龍羊峽水電站的一臺新機組,龍羊峽水光互補并網光伏電站利用龍羊峽水電站監控系統,調節龍羊峽水電站的有功出力,同時不改變龍羊峽水電站的調峰性能,而且龍羊峽水電站的調峰能力進一步增強。 專家評價,通過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建設,為我國清潔能源提供了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不僅優化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而且解決了電力市場消納,為我國清潔能源提供了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 中電投黃河公司水光互補的創新模式,已通過有關專家組的驗收,4個月的實際運營也取得了成效。黃河公司計劃今明兩年將這個水光互補項目擴建至85萬千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