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務者為俊杰。我們正進入這樣的一個時代:國內外經濟格局進入新生態,資源環境約束加大,舊的秩序正在試圖打破,革故鼎新,一切皆有可能。
一、從國際形勢來看
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今年世界經
![]() 一、從國際形勢來看 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今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會略有回升,但總體復蘇疲弱態勢難有明顯改觀,世界經濟走勢分化、金融市場動蕩、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非經濟因素影響上升、政治力量沖突加劇,但核心是經濟問題,歸根到底是實力較量。 二、從國內形勢來看 經濟總體保持平穩,但下行壓力加大,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進入到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常 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比去年略低,據各種機構判斷在7%左右。能源企業面臨著市場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嚴重、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等困難和挑戰。 三、能源行業新動態 當前,全球能源正處于大調整、大變革時期,能源消費持續增長并且重心東移,氣候變化成為能源發展的重要約束,煤電處于平衡狀態,可再生能源、非常規油氣已進 入大規模應用階段,智能電網、可燃冰開發、碳捕獲封存等技術演進加快,能源發展的趨勢呈現出清潔化、低碳化、多元化、智能化特征。 從國內來看,國家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大力推進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和體制革命,推動能源空間布局和結構優 化。重點項目包括,推進西南水電、西北風電、沿海核電建設和煤電節能減排升級改造,大力推進12條特高壓通道和9大煤電基地建設,今年計劃新增水電、風電 和光伏發電裝機均在1500萬千瓦以上。 四、電力產能過剩,電量低位增長 電力市場表現為,低速增長將成為新常態,設備利用小時和電價將會下降。去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不到4%,比“十二五”前三年平均增速低5個百分點,發電 設備利用小時降至4300小時,其中火電已經“破五”,降至4800小時,這意味著電力產能過剩、市場競爭加劇。今年在經濟穩中趨緩、新增裝機增長等因素 影響下,電力市場增長乏力的狀況不會有太大改觀,電量將繼續保持低位增長。 五、降低電價預期凸顯 就電價來看,在國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降電價的趨勢和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預期已經凸顯。國家下調陸上風電電價,將天然氣存量氣與增量氣價格并軌到 位,短期內給風電、燃機的經營帶來不小壓力。煤炭市場表現為,總量保持寬松、結構性過剩仍然是主旋律,并且近幾年內不會輕易改變,電煤價格仍將保持低位運 行。從當前來看,在政府限產、壓減進口煤、清費利稅的影響下,煤炭行業負擔將會有所減輕,煤價也將企穩回升,但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預計今年煤炭均價總體 會低于去年。 六、 密切關注投資體制和電改 投資體制改革方面,國家加大簡政放權力度,下放投資審批權限,以省為實體的特點越來越明顯,近期,國家要求一律不得將企業經營自主權事項作為企業投資項目核 準前置條件,并公布取消了三大類、18項核準前置條件,其中包括電網接入意見、燃料運輸協議、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意見等。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啟動在即,國家發改委牽頭制訂的《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很快會出臺。改革的初步基調是“四放開、一獨立、一加強”,即輸配以外的經 營性電價放開、新增配電業務放開、售電放開、發電計劃、放開,交易平臺相對獨立,加強規劃。目前,國家已經在深圳、甘肅等地推行電價、電量市場化改革試 點。 對發電企業而言,在目前相對寬松的電力供需形勢下,市場交易電量的增加將導致電量計劃的縮減,進而影響電價和機組利用率,市場化將更加突出。同時,售電側放開后,發電企業可以成立售電公司進行售電,這將使公司市場營銷模式出現重大變化。 七、新環保法、安全生產法實施 去年以來,國家出臺了《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一系列環保政策,并從今年開始實施新的《環保法》,重點治理大氣霧霾,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 果嚴懲,對環保違法實行“零容忍”。國家提出新建煤電機組供電煤耗必須小于每度電300克標煤,東部地區新建煤電機組大氣污染排放濃度要基本達到燃機排放 限值,中西部地區也要爭取達到這一要求。 在安全生產上,國家實施新的《安全生產法》,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能源企業保電供熱、煤礦生產、基本建設以及海外業務也面臨較大的安全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