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2014年以來,國際能源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油價下跌不僅引起全球能源結構變化,還將影響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
在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成為各國討論的焦點。作為全球能源消費大國,中國既要尋求與
【寫在前面】2014年以來,國際能源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油價下跌不僅引起全球能源結構變化,還將影響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 在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成為各國討論的焦點。作為全球能源消費大國,中國既要尋求與俄羅斯等油氣大國的合作,也要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新的能源市場形成。 6月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全球能源安全智庫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就“一帶一路”戰略下的能源合作進行了點評分析,他認為在推進國際能源合作過程中,除了能源、交通等硬件基礎設施外,還要更多考慮貨幣、資本、商貿、金融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過共享金融平臺的方式推動亞洲能源共同市場的形成。 蔡昉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主席團成員,兼任國家“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農村經濟理論與政策、勞動經濟學、人口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經濟增長、收入分配和貧困等。著有《中國經濟》、《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發育與轉型》等,主編《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系列專著。 以下為蔡昉發言實錄: ![]()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有人說已經是第一,總之是到了推動中國如何發揮好世界、亞太、亞歐經濟增長火車頭作用,推動中國經濟與周邊經濟體融合發展的時候。在這一背景下,中國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構想。這一戰略構想既與中國能源進口的陸上與海上通道相吻合,有助于加強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能源聯系,同時也是為了通過能源與交通基礎設施、商業金融與投資合作促進區域融合發展,消除各國之間的發展鴻溝,消除產生極端主義、恐怖主義的土壤。如果這一構想能夠有效實施,將給世界帶來超出預想的共同利益。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方案上,中國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銀行,也就是AIIB,其目的就是希望傳播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的發展經驗,同時在互聯互通的能源、交通等設施支持下,發展來往更加密切、運輸更為便捷和低成本的區域性一體化市場。但是,我也建議與會專家考慮,在能源、交通等硬件基礎設施之外,還要更多考慮貨幣、資本、商貿、金融方面的合作,尤其是通過共享金融平臺的方式推動亞洲能源共同市場的形成。我個人認為,這一點尤其重要,其成功經驗可以參考北美和歐盟的能源共同市場。我在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為本次論壇準備的主題報告中看到,他們提出了建設東北亞、中亞和東南亞三個區域性的能源共同市場,并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建設東亞、東亞的天然氣交易中心,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議,值得大家深入討論。 今年已經是中國“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十三五”規劃正在制訂之中,我們將在中央的帶領下,克服困難,實現經濟結構的全面轉型和提高,發展清潔能源,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