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駛離快車道,電力工業發展也相應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何應對這些變化成了擺在電力工程服務企業面前的一道極具挑戰性的新命題。何去何從?須立即行動!
原標題:吳春利:順應形勢變化創電力科學發展新格局 來源:中國電力報 作者:吳春利 ![]()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駛離快車道,電力工業發展也相應發生了明顯變化。如何應對這些變化成了擺在電力工程服務企業面前的一道極具挑戰性的新命題。何去何從?須立即行動! 我國電力工業發展趨勢 總體而言,電力工業發展呈現出如下幾個明顯特征。 一是電力需求增速下降、結構調整。“十二五”期間,電力消費年均增速為5.7%,預計“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率將降為5.4%左右。2020年以后,我國將逐漸進入后工業化階段,工業增長大幅放緩,高耗電產品產量開始下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將帶動電力需求結構調整。第二產業用電比重下降,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逐漸成為拉動全社會用電增長的主要動力。 二是生態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電力行業要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我國政府承諾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降低40%-45%,2030年單位GDP碳排放水平比2005年降低60%-65%。2020年,我國將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15%的目標,2030年達到20%。未來在注重煤電清潔高效發展的同時,將更加注重非化石能源發電的開發與消納。 三是電網發展方面,大電網安全運行難度增大,主網架有待優化調整。全國跨省、跨區電力資源配置規模不斷擴大,輸電通道容量不斷加大,對部分受端地區電網安全運行帶來較大難度。未來電網發展的方向是形成更加合理、安全、穩定的電網結構。 四是城鄉配電網建設相對滯后,整體供電水平亟待提高。隨著新型城鎮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在引導電力用戶合理用電、提高用電效率,滿足供電安全和服務方式多樣化,實行電力普遍服務等方面,對我國城鄉配電網規劃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分布式供能、電動汽車等新的能源供應和消費方式的出現,也對配電網建設和運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