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面節約戰略”,“要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8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
2021年3月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面節約戰略”,“要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深化能源和相關領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8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完善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的通知》。這一文件的發布是我國深化電價改革、完善綠色電價機制,加快以經濟手段推動節能減碳的重要信號,將為推動我國電解鋁行業持續節能減排發揮重要作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兩高”行業是我國節能降碳的重點,完善綠色電價機制對加快推動“兩高”行業轉型發展十分重要 以電解鋁、鋼鐵、水泥、煤電為代表的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一直是我國節能環保和碳排放控制的重中之重。近幾年,我國部分高耗能產品已從高速增長期進入到峰值平臺期,產量呈低速增長或波動震蕩。 從市場需求看,房地產、基礎設施等建設需求已達高位,再大幅增長的內在需求不夠旺盛。從市場供應看,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來,一些地區仍希望以高投資穩住GDP增長,大力發展高耗能項目保住GDP增速,高耗能項目盲目發展的沖動較大。從市場信號看,我國能源價格對資源稀缺性、生態保護要求、環境污染、全球氣候變化等外部性問題反映得不夠充分,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導致的能源資源過度消耗、環境污染損失和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等尚未充分計入企業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高耗能企業盲目發展的代價偏低。 當前,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任務。不斷深化電價改革,加快完善綠色電價機制,充分發揮電價信號作用,遏制高耗能行業盲目發展,推動高耗能行業節能減排,對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深化電價改革、完善綠色電價機制涉及面廣,電解鋁行業作為切入點更具操作性 深化電價改革、完善綠色電價機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關系企業切身利益調整,影響地方經濟產業發展,各方面高度關注,要做到實現“綠色、安全、經濟”多重目標困難多、挑戰大,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從制度較健全、工藝較簡單、操作較容易、民生關聯度較低的高耗能行業入手推進。 電解鋁行業是典型的高耗能行業。我國電解鋁產量2020年約為3708萬噸,近年行業已開始進入“高位波動”階段。我國電解鋁產量2017年增速僅2.0%,2018年雖猛增10.0%,但2019年下跌近4.6%,2020年再增長5.6%。國家對電解鋁行業的能源管理政策比較全面,電解鋁生產工藝基本上只消耗電力,工藝路線比較簡單,生產過程能耗計量方法比較清晰。根據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全國電解鋁企業綜合交流電耗平均為每噸13543千瓦時。據了解,其中鋁液綜合交流電耗大于或等于每噸13650千瓦時的企業占全部企業數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以電解鋁行業作為切入點推動價格改革,有利于引導電解鋁行業理性發展,進一步營造有利于節能降碳的市場氛圍。 《通知》兼顧節能環保和低碳要求,有利于激發企業低碳發展內生動力 《通知》對電解鋁企業節能和提高能效方面提出了三項新要求。一是調整了分檔指標,將過去的電解鋁鋁液電解交流電耗調整為鋁液綜合交流電耗。鋁液綜合電耗是電解鋁生產企業的慣用指標,易于統計、易于核查。二是根據我國電解鋁企業能源效率的當前情況,將每噸13650千瓦時設置為分檔標準,推動能效水平處于后四分之一的落后企業加快提升能效,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三是文件前瞻性地提出了2023年和2025年分檔標準提升指標,引導企業合理安排節能改造措施,更好地把握行業科技進步脈搏和未來高質量發展要求,形成更穩定的市場預期。 在鼓勵企業采取環保和可再生能源措施方面,《通知》也采用了三項新政策。一是對企業采取環保措施后的能耗增加給出修正方法。增加脫硫工藝后,鋁液綜合電耗一般要增加70-80度電/噸,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電耗要增加150-180度/噸,考慮到不同地區環保要求不同,在電價征收標準中去除脫硫電耗相對更公平。二是優化階梯電價加價方式。這次將階梯加價修改為累進加價,企業每降低20度電就可享受節能收益,價格曲線更平滑、門檻更合理,更有利于企業主動節能、自發節能。三是增加了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優惠政策。《通知》將鼓勵的重點限定為電解鋁企業使用非水可再生能源,多使用風電和光伏發電,階梯電價加價標準可適當降低。優惠政策未納入水電,主要是考慮到水力發電波動性、間歇性、隨機性顯著低于風電和光伏發電,豐水期具有突出的低價格和調峰優勢,屬于稀缺的零碳電力資源。要盡量鼓勵水電在保民生和調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把“好鋼放在刀刃上”,而不是被電解鋁生產這類穩定的電力負荷所消耗。 《通知》對地方政府提出新要求,并幫助開拓節能減碳資金新渠道 碳達峰、碳中和是對我國治國理政能力的一場大考,將對各級政府的工作任務、領會能力、執行能力等提出一系列新要求。《通知》對地方政府提出了三項工作要求。一是嚴禁地方政府出臺電解鋁行業優惠電價。國家將加強對地方政府出臺優惠電價政策情況進行檢查,并將檢查結果納入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二是要求地方政府切實加強對電解鋁行業自備電廠的管理,嚴格執行階梯電價政策,依法依規加強監管,確保政策公平公正落實。三是要求省級政府開展專項節能監察。《通知》要求每年省級節能主管部門針對電解鋁企業組織專項節能監察,以監察結果為依據,確定電解鋁企業階梯電價。這要求省級節能主管部門、價格主管部門和節能監察機構要加強合作、相互配合。 在激勵性政策方面,《通知》確定了對地方政府的鼓勵政策。文件規定加價電費專門用于支持省級發展改革部門工作,資金專項用于支持高耗能行業節能改造和轉型升級,以及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這一激勵措施,為省級政府開展節能降碳工作開拓了新的資金渠道。 這次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通知》,是立足當前電價形成機制深化價格改革的一次重要舉措,對推動電解鋁行業進一步加強節能降碳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電力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電力市場化改革正在同步推進,二者相互交織、相互促進。從長期看,要想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還原能源商品屬性”要求,需要讓市場在電力系統競爭性環節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要讓價格信號有利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未來的電力定價還需要與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進展保持同步。定價方式恐怕需要進行更多、更深入、更復雜的改革。無論如何,只要明確了改革方向,勇立改革潮頭,就能不斷把能源價格改革工作持續推向深入。 (作者白泉 單位: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