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根據“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另有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城鎮能耗總量已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89.0%,能源消耗所帶來的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已十分突出。面對向世界作出的減排承諾,城市無疑成為未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加快。根據“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51.5%。另有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城鎮能耗總量已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89.0%,能源消耗所帶來的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已十分突出。面對向世界作出的減排承諾,城市無疑成為未來中國承諾目標達成與否的關鍵所在。
不久前,在北京國際節能與環保博覽會上,清潔能源、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諸多先進技術、產品與及實踐成果,圍繞著“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綠色,讓城市更宜居”的主題展開演繹。未來城市能效提升的空間在哪里?或許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城市節能空間巨大
2011年發布的《中國城市能源效率評估研究報告》表明,我國城市能效發展不平衡,全國各類型城市能源效率及能效提高速度均有顯著差異。由于影響能效的重要因素呈現區域差異性,中國城市能效分布均呈現“中間多、兩端少”的特點,各城市能效提高的速度也呈現顯著差異,這對“十二五”期間降低全社會節能目標實現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經濟與管理系教授、環境政策與環境規劃研究所所長宋國君說:“2009年,按照發電煤耗計算法核算的全國終端能源消費量為29.2億噸標準煤,城鎮能耗總量約為26.0億噸標準煤,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89.0%!
據介紹,在各種城市能源消耗領域中,工業是城市能源消費最多的領域。2009年,我國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0.4%,同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費量是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能耗的4-5倍。2009年,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為20.5億噸標準煤,占全國總能耗的70.2%。
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居民生活建筑能耗增長迅速,已經成為僅次于工業的第二大能耗領域。2009年,城鎮居民生活能耗總量為2.06億噸標準煤,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1%,加上公共建筑、商業建筑等能耗,居民生活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比例將達到20%以上。
分布式能源開啟區域規劃時代
隨著人們對能源問題的認識和解讀日益理性和深入,各地在能源發展與利用方面不斷創新,在科學用能、合理用能方面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思維新模式。目前,國內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實踐低碳生態園區,各地紛紛嘗試編制建筑區域能源規劃。
某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指出,區域能源規劃是城市中CBD地區能源環境的綜合解決之道。大規模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減少空調裝機和配電容量,可以緩解城市熱島效應,減少電力和燃氣的供應壓力,專業化集約化的系統運營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運行成本。區域能源的經濟性問題必須通過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對比,可采用CDM機制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區域能源系統發展。
可與區域能源規劃相結合的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項目(其規?尚〉絾误w建筑、大到城市商務區、工業園區甚至整體城市)由此應運而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并已列入國家部委的能源總體規劃。
近年來植根于一線企業的泛能網技術方案、智慧能源系統概念的提出無不圍繞這一主題。而在博覽會現場,各企業圍繞節能減排打出的口號以及展出的諸多案例正應此主題。
華南理工大學天然氣利用中心主任華賁認為,落實到每個區塊的與功能區規劃融為一體的多個分布式冷熱電三聯供能源系統規劃所包含的冷、熱水、蒸汽管線(網)的網絡和路由,必須與城區道路和綠化規劃協同配合。原來各自獨立規劃的高低壓供電網絡、商住炊事用低壓天然氣管網,與冷熱電聯供的規劃協同配合,給城市規劃道路和配套的公共管路奠定了基礎。
“技術集成會促使系統管理水平的提高,區域能源系統會為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壓力和能源壓力提供一個相對理想的解決方案!庇袠I內人士指出。
“細化的能源規劃能夠給出城市對天然氣、石油、煤、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長數據,據此便可推算能否滿足國家下達的各項節能減排具體指標了!比A賁說。
城市能效管理有望實現菜單式服務
正如有專家所言,城市的能效管理是一個整體,而提高能效最便利的方式,不是去考慮建造電廠,也不是費盡心思去尋找新的能源資源,只要把那些被浪費掉的熱能利用起來,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我國現有的城市規劃體系涉及城市能源的主要是城市供電、供冷供熱和供氣幾個方面,而且是各自為政,往往造成負荷的重復計算。重能源生產、輕能源管理,需求預測被一再放大,能源整體效益低下,嚴重制約城市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受歐美發達市場的能源服務公司在提高企業能效方面的啟發,中國近年來也有不少公司開始探索能源綜合服務方面的業務,同時也涌現出一大批新的能源綜合服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