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特朗普出手,果然夠商業化。一個字:穩、準、狠。17日上午,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企業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禁令期長達7年。而此前一日,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已發出警告,要求電信行業不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這一雙重打擊,帶給中興的很可能是滅頂之災。這種外科手術刀式的精準貿易
![]() “商人”特朗普出手,果然夠商業化。一個字:穩、準、狠。 17日上午,美國商務部宣布,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國企業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禁令期長達7年。 而此前一日,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已發出警告,要求電信行業不使用中興的設備和服務。 這一雙重打擊,帶給中興的很可能是滅頂之災。 這種外科手術刀式的精準貿易封殺,在過往的國際貿易中似乎并不多見,但這很可能還只是特朗普這個商人總統的首次“練手”。 那么,美國的貿易封殺會波及到光伏行業嗎? 這首先要看中國光伏行業還有什么“核心”的東西是非美國供應所不能獲得的了。 終端應用市場就不要指望了,看看制造端吧。,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后,媒體對于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個標簽式描述是“兩頭在外”,說的是原材料和市場都來源于國外。但嚴格地說,其實是“三頭在外”,因為大多核心裝備和工藝技術也來自于國外。 金融危機之后至今的這十年,盡管其間經歷過產業史上最寒冷的一個冬天,但中國光伏行業仍然獲得了超高速的發展,也真正地把來自國外的實驗室技術產業化發展出來了一個巨大的產業。 當然,中國光伏產業的“三頭在外”局面也得到了大幅改觀。 如今,不但中國應用裝機已經連續多年領先全球市場,多數原材料和制造裝備也都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甚至可以這樣說,在全球范圍內,中國光伏產業的供應鏈也是最齊全、最完善、最成規模化的。 不過,在一些核心裝備、配件和原材料技術方面,過于粗獷發展的中國光伏產業似乎仍積淀不足。 比如逆變器的IGBT,比如絲網印刷,比如一些尖端檢測設備,比如沉積設備,比如銀漿、背板氟膜等材料。 雖然這些設備和材料目前也多數已有國產替代,但在其中一些關鍵技術節點上,我們仍得承認的確技不如人,盡管這些技術并非都由美國企業掌握。 而更大的危機,則可能來自于產業基礎研究方面。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中國光伏產業在這方面還非常薄弱,是一個典型的跛腳巨人。 特朗普上臺之初,全世界至少有一點并沒有看走眼,那就是這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商人。 但是,如果你按MBA課本上的那套理論來與之“競爭”,可能尚未出牌,你就已經輸了。 在有心人看來,光伏制造其實并不僅僅是光伏,這個由半導體技術延伸出來的產業,至少在技術的邏輯上與半導體關聯深厚。 而半導體,無論是技術,還是裝備,乃至材料,即使不是特朗普,不也是一向都對我們封鎖的嗎? 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光伏業,顯然須及早未雨綢繆。 競爭所依靠的,終究還是硬實力,還是硬科技,不是簡單的裝機比別人大,更不是比誰多賣了幾塊電池板。 國與國競爭如此,產業與產業競爭亦然。(吳軍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