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光電 2009年12月25日上市,是緊隨首批“創業板28將”之后上市的公司,開盤漲幅便超過了65%。此前據媒體稱,作為一家光 伏設備領域公司,天龍光電董事長馮金生當時提出了公司宏偉的目標:3年內成為國內龍頭老大,5-8年時間躋身世界三強。
這一目標現在來看頗有 諷刺意味,截止2012年9月24日收
天龍光電 2009年12月25日上市,是緊隨首批“創業板28將”之后上市的公司,開盤漲幅便超過了65%。此前據媒體稱,作為一家光 伏設備領域公司,天龍光電董事長馮金生當時提出了公司宏偉的目標:3年內成為國內龍頭老大,5-8年時間躋身世界三強。 這一目標現在來看頗有 諷刺意味,截止2012年9月24日收盤價6.92元,較其15個月前的最高價38.49元更是僅余零頭,跌幅僅次于東方日升達61.44%。早在上市之 初,曾被譽為“中國光伏設備第一品牌”的天龍光電,在外界看來有著眾多著眼于未來的儲備項目,比如多晶爐、MOCVD,比如藍寶石爐等。但3年即將過去, 目前不僅業績難以樂觀,上述儲備項目也大多只開花不結果。 目前最為詬病的則是募投項目屢屢達不到預計效益,曾經IPO承諾的收益如今都化為泡影。根據天龍光電招股說明書,其擬募資27706.3萬元,分別用于投資單晶硅項目、多晶硅鑄錠爐項目和單晶硅生長爐爐體項目。其中,單晶硅項目預計的年 稅后利潤總額能夠達到5165.1萬元;多晶硅項目預計的年稅后利潤總額為4305.9萬元;單晶硅爐體項目預計的年稅后利潤總額為1649.1萬。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三個項目均投入使用后,根據天龍光電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單晶硅項目進度為91.93%,實現稅后利潤 為3414.44萬元;多晶硅項目進度僅為10.47%,實現稅后利潤為-259.09萬元;單晶硅爐體項目進度為100%,實現稅后利潤為 1534.22萬元,均沒有達到預計效益。而天龍光電2012年半年報顯示,單晶硅項目和單晶硅爐體項目全部出現虧損,分別為-2068.7萬元和 -83.71萬元,多晶硅項目則沒有實現一分錢效益。 與此同時從招股說明書中看到,公司IPO時募投的年產150臺多晶硅鑄錠爐建設項目,項 目建設期為一年。而天龍光電2009年12月底上市以來,此項目至2010年底還處于未投入狀態。而且在公司上市以來的公告中找到相關解釋,只在2011 年4月有一“年產150臺多晶硅鑄錠爐募投項目”變更實施地點的公告,該項目截至上半年,進度僅達到總進度的9.79%,半年度實際虧損利潤總額為 1356.0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曾于2010年12月27日首批“大小非”解禁之時,一度陷入股東湯國強巨額套現10億元的陰影。頗有意思的是,今年上半年公司董事長竟意外的上演了首次增持秀,總共增持80萬股,被市場戲稱為“安撫式增持”,這一力度相對于股價的下跌以及遙遙無期的業績增長來說不過杯水車薪,業界更多的則認為這是對沖業績利空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