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盡快促進項目的進展,“我們在土地方面給了很大的優惠,更為重要的是,協調銀行的貸款。”
而現在,提及這個光伏項目時,寶豐縣工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搖著頭,表示不樂觀,“土地給它有優惠,廠房也是政府給它建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
按寶豐產業集聚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的說法,“我們聯系施工隊,幫助恒基偉業建好了廠房,其形式有點類似于BT模式。”常理而言,這種模式是政府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僅適用于政府基礎設施非經營性項目的建設。
一方無限“柔情”接納光伏“高富帥”的到來,另一方卻似乎熱情欠缺。“他們(恒基偉業)并不積極,投入設備的進度很慢。”
被擱置的“大手筆”
在寶豐縣老汽車站旁,一個小小的牌子上掛著吉陽恒基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的名字,這家在當地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辦公。
該公司三樓辦公室的一名經理向記者稱,“我們面臨的情況,和全國光伏領域遭遇的情況一樣,都受到市場的制約。”
“我們成天急得很,絕對的急,一個項目放在那兒,各級部門都要督察我們,承諾的投產日期兌現不了,沒法交代。”他說。
據記者了解,原先承諾在2011年9月就可投產的一期項目,現在還處于擱置狀態,就連生產設備都沒有全部到位,而已經到位的,連包裝都沒開。
“我們也總是問恒基偉業,設備什么時候到齊,什么時候安裝,但還是無果而終。作為地方政府,每一級都要問,但事實上大家都心照不宣。”前述管委會負責人說。他從兩年前就與恒基偉業對接,負責落實在寶豐縣的光伏項目。
而距寶豐縣100多公里的河南偃師,恒基偉業在今年4月份與當地簽下協議,擬投資66億元建設年產1000兆瓦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項目。據記者調查,目前這個項目也是難尋其跡。偃師市招商局的相關官員表示,現在還在做前期選址等工作。
熟知此項目的人士說,“偃師這個項目也沒怎么弄,我們曾經走訪過恒基偉業在全國范圍內的在建項目,具備安裝能力的不超過三家。”
行業的寒冬中,恒基偉業逆市的宏大手筆,不免引得業界矚目。“一年幾百億的投資,肯定是做不到的,說歸說,這是這家企業的一種發展手段。”
從今年以來,恒基偉業的光伏布局堪稱碩果累累,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恒基偉業包括在山東莘縣、甘肅張掖等地的投資,已經接近500億元。
作者: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