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吉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王會賢認為,因為南方的一些企業投資光伏行業,企業自身出資都沒有超過20%,大部分都是用政府和銀行的錢。
英利、尚德、阿特斯、賽維、天合等國內光伏龍頭企業,每年都有300多億貸款,資產負債率高達80%。
暗藏大面積裁員壓力
業內人士指出,過去10年,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我國光伏行業直接從業人員約30萬,加上供應鏈上的相關企業,整個就業有百萬之眾,歐盟“雙反”調查標志著歐洲市場大門關閉,剛剛晉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不久的中國光伏業將遭受致命一擊,我國光伏行業大約80%的工人即將面臨停薪留職或失業。
河北光為綠色新能源有限公司大約1800名員工,首席運營官計友強說,“如果形勢持續惡化,也就是對外銷售這方面持續走低的話,我們也會讓一部分人員帶薪休假。如果再惡劣的話,我們肯定會采取裁員等措施。”
據知情人士透露,因開工率不足,河北已有企業已開始給員工放假,只發基本工資,保障其日常生活。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裁員是必須的。
永益源光伏科技公司是江蘇泗洪縣的一家小型光伏企業,于去年投資4000萬元籌建,目前已裁員近三分之二。企業董事和駢永介紹,“光伏產品的價格雪崩式下滑,現在工廠基本屬于停產狀態,我們只是為了留住技術骨干才偶爾接點訂單。”
河北晶龍集團擁有員工近三萬人,員工以80后、90后為主。晶龍集團副總經理安增現說,“80后員工生活比較優越,在結婚后,大多都是貸款買車、買房,一旦失業,生活壓力會驟增。”
鏈接二:我國光伏業扭虧或在明年上半年
“因價格倒掛,2/3的產能已經停產。”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佟興雪不無傷感地地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公司擁有萬噸級的多晶硅產能,但記者近日在該企業看到,昔日人來人往的廠區冷冷清清,部分員工宿舍人去樓空。
海關數據顯示,從2008年開始,進入我國的海外多晶硅從1.7萬噸快速增長到去年的6.47萬噸,年復合增長超過56%。與此同時,在海外多晶硅巨頭的低價傾銷下,價格從300多美元/公斤的高點一路下滑,2011全年下滑了60%以上。目前,海外多晶硅到岸價已跌至約18美元/公斤。
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錦標說,計入管理成本與運費后,進口多晶硅的銷價還低至20美元至25美元/公斤,按這個價格任何企業都無法贏利,這是國外公司明顯的低價傾銷。導致今年上半年中能硅業開始虧損,其他國內企業更無法幸免。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