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市場預計
明年二季度反彈”
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低于現金成本的多晶硅,肯定是庫存。停產檢修的影響會有滯后性,3個月后,庫存會越來越少。庫存消化完,估計在明年二季度,那個時候整體市場會有明顯好轉,價格會反彈。
東方早報:電網為何并網不積極?
李仙壽:其實,中國電網技術很新,比歐洲、美國那些老電網好多了。在美國,如果建電站,沒有兩年時間,是很難并網的,在中國則會很快,青海、西藏這么偏遠的地方,半年就能接上了。
電網是個壟斷行業,整個利益格局調整、改革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到位的。現在的關鍵是,我們的電價沒有反映應有的成本。中國的電價真實成本肯定是每度一塊錢以上,但因為國家有補貼給電力集團,所以目前電價維持在低水平。
但如果沒有補貼,電價一元以上,讓電網收購光伏電站發出的電,價格會很高,電網也不會去收購,這樣太陽能電站會很難生存,所以現在國家出臺政策給予支持,我們再去和地方電網談收購,他們也會加快動作推進。
東方早報:多晶硅產品價格很低,你如何看待價格趨勢?
李仙壽:我2006年就講,中國40多家多晶硅廠商,大部分未來會死掉。全球來看,現在產能很大,但現在能做到低于每公斤20美元成本的,全世界不到10家。眼下這些核心的多晶硅廠也在減產,四季度,包括中國的一些大廠,也停產檢修很多。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低于現金成本的多晶硅,肯定是庫存。但停產檢修的影響會有滯后性,3個月后,庫存會越來越少。庫存消化完,我估計在明年二季度,那個時候整體市場會有明顯好轉,價格會反彈。
東方早報:你們的多晶硅擴產計劃?
李仙壽:我們現在的多晶硅產能是4500噸,明年1月份6000噸擴產投產,總產能會達到一萬多噸。(編注:據此計算,將占中國總產能的10%以上。)
“中國未來兩年
還是看地面電站”
現在在中國投電站,青海、新疆,投10元,一年可以收回1.5元,可以看出這是非常不錯的一個行業,再貸款80%,銀行利息按7%算,基本3年就收回成本。但是為什么搞不起來?很多問題沒解決,并網、貸款等。
作者: 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