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我不得不說雙反的事情,當然這個話題很敏感,我說也不是特別合適。但是我還是要說兩句話,首先全球包括德國的公司都是特別認可的,中國光伏的介入,使得光伏價格大幅度下降了,這是一個事實。
當然光伏的電池板有系統,有系統集成,有并網,光伏電池板的下降導致我們市場的快速發展,這點應該感謝中國制造業的貢獻。
目前現在大幅度的光伏制造業都是晶硅電池(音),但是(英語)電池對半導體物理學的效應會更好一些,應該更值得去關注。當然它并不是一定要推出(英語)電池,到底誰贏誰輸還沒有一個定論,每一個發展方向都有自己的前途。但是從發展方向來說,覺得(英語)電池應該更有前景,原因各國政府在這方面的研發投入是最多的。
提問:光伏雙反,我本人是戰略咨詢顧問。這個雙反是德國的一家企業在美國首先發起的,德國這家企業10年到11年的銷售額降低了3億美元,但是他在美國的銷售額是往上漲的。
我本人是在09年輪胎出口案的時候,我認為中國企業要學會和歐美國家的政府和企業解決方案,這樣能保護自己,也給人家一個雙贏的方案。所以那個時候美國政府就開始注意到我,到光伏的時候,因為中國的光伏產能過剩,我在給商務部的分析中說,中國光伏產能大規模的擴張,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全球光伏裝機量飛速上升,歐美政府補貼非常有效果,這是中國的貢獻。
但是中國有一條政府補貼,它不完全是市場經濟,而是有地方政府各種問題,使得歐美國家的企業非常不舒服。
我說要對德國做出讓步,中國所有的資本是補貼制造業,但是在歐美國家是補貼用戶,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別。
歐美國家在外交戰略上有一些新探索,中國應該參與。
最后應該共同推動公益事業。當大自然懲罰你的時候,只有太陽能能夠給人們帶來(英語)。
美國的光伏產業是要是要大大發展的。
蘇琦:感謝你的發言。歡迎大家的參與。
提問:我是來自能源評論的記者,我想問一下漢能的王總,您是如何看待雙反給中國光伏行業帶來的影響?您覺得中國應該怎么應對這個情況?
王勇:雙反對中國的光伏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給我們雪上加霜,但是也存在很大的機遇。你要應對雙反,應對國內大規模的產能過剩,只有技術升級,用新技術來替代舊的技術。
從我們的做法來說,就是大規模投資國模技術,推動中國更新換代。中央也在強調,我們要經濟轉型,要調結構,要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我們要避免再繼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要提高技術,在技術這方面要有資本去推動。
作為漢能以發電為主的公司,我在向上游延伸,就是希望通過我們的資本,通過我們的市場,我們大規模做太陽能電站,通過我們的資本往上游推動,推動技術進步和進行的更新換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