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的選擇
非洲市場看似廣闊,一切皆有可能,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2011年凄風苦雨下,中國光伏產品出口達到了358億美元,其中歐洲市場占據了57%的份額,與此相對,非洲市場不到1%。
以2010年英利集團贊助南非世界杯為契機,中國制造的光伏產品開始進入非洲視野,并逐漸建立了良好聲譽,但一直擴展艱難。
早在中國光伏業如日中天的歲月里,就曾有建議中國光伏企業不要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可以轉戰南美、東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
相比歐美成熟的市場,非洲等新興市場有其自身的特色。歐美屬于成熟市場,其商業環境、交易環境都是可控的。但是對于成熟市場來說,所有規則都是既定的,只能在其范圍內活動,而這些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并不是毫無保留的歡迎。
非洲市場則沒有這種障礙。市場門檻低、需求巨大、人力資源豐富、當地沒有相關企業、不會出現反傾銷問題都是非洲的獨特優勢。
不過對于多數中國企業來說,非洲還是一個與貧窮落后、戰亂饑荒這些負面印象聯系在一起的字眼。
“英利曾經在非洲進行過嘗試,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那里的安全問題、經濟問題、政策都不明朗。”英利集團宣傳部人士介紹。
事實上,直到目前為止,中國企業在非洲最大的項目只是在肯尼亞的一個50兆瓦發電工程,其他則多數屬于小打小鬧,“更多的是在試探市場,沒有成型的項目。”
“非洲是有不少優勢,但是不確定性太大,這樣的市場不適合發展大規模投資,更適合中小企業的短平快項目。”
持謹慎態度的不止是英利自己,天合光能對于進軍非洲市場同樣謹小慎微。11月28日,天合光能向非洲馬拉維的三個社區服務中心捐贈太陽能組件,以改善當地醫療條件為契機,將眼光開始投向非洲。
天合光能與Innovation Africa的合作開始于2011年5月,天合為坦桑尼亞Bagamoyo區的Visezi診所的太陽能系統安裝提供光伏組件。
Visezi診所為當地社區2770人提供醫療服務,在去年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前該診所由于沒有電,無法在夜間提供正常的醫療救助。如遇到產婦夜晚生產,只能依靠煤油燈照明,醫生幾乎很難看清他們的病人。
據介紹,天合捐贈的太陽能組件將與一個電力儲能系統配套使用,可為以上三個設施在夜晚和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提供照明。
“天合光能現在對非洲市場沒有什么大的投資。”天合光能公關總監范睿峰對新金融記者表示,“我們做的是公益項目。”
“非洲市場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發展光伏產業的話,需要更多的資源配套,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融資能力欠缺。”謝峰表示,“這些都需要解決。”
唯一的例外來自尚德,2012年南非能源展上,尚德簽署了投資3.5億美元以上建設1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
“英利曾經在非洲嘗試過,效果并不理想,因為那里的安全問題、經濟問題、政策都不明朗。”英利集團宣傳部人士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