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百萬瓦級太陽能想好“歸宿”
——盡管如此,有150名擁有同樣問題意識的電氣施工公司人員參加集訓,的確振奮人心。
電池板不是用完就扔的東西。
如果聽信免維護的“神話”,往往會忽視維護。然而如果以需要維護為前提,就能夠建立起維護技術體系,例如每隔多少年進行一次安全維修檢查,當出現錯誤代碼時應該檢查哪里。我希望社會形成一種積極開展維護,通過維護盡可能延長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壽命,以提高經濟效益的風潮,而不是因為需要花錢就排斥維護。
最后再說一點。通過與開展百萬瓦級太陽能業務的企業內部人士進行交流,我發現很多企業在制定業務收支計劃時,雖然計入了建設費和運行成本,但沒有考慮到拆除費用。到業務結束的時候,即使設備停止運轉,只要電池板還鋪在外面,就會繼續產生電壓。如果到處都是未被拆除的百萬瓦級太陽能設施的廢墟,這些地方說不定會成為火災的源頭。因此,在建設百萬瓦級太陽能設施的時候,還需要為認真考慮到其“歸宿”。
加藤和彥
獨立行政法人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太陽能發電工學研究中心系統組組長(工學博士)。1990年,在筑波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完成碩士課程學業,之后進入通商產業省工業技術院電子技術綜合研究所(現產綜研);1996年5月~1997年4月,在通商產業省工業技術院新陽光計劃推進本部兼管可再生能源工作;1997年6月~2000年3月,兼任東京大學工學部地球環境工學贊助講座特別教員;2001年4月~2003年3月,調任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太陽及風力技術開發室主任研究員;2011年4月就任現職。從2006年開始從事PVRessQ!活動。著有《太陽能發電系統缺陷事例檔案——來自PVRessQ!的現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