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十二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實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自治區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1%。建立較為完善的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在部分地(州、市)和縣(市)開展低碳實驗試點,建設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低碳園區和低碳社區,加快推廣具有良好減排效果的低碳技術和產品,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全面提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能力。
□關鍵詞:“兩高”規模
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土地、節能、環保、信貸等相關政策,健全項目審批、核準和備案制度,控制自治區“兩高”行業發展規模。在合理控制鋼鐵、水泥行業總量擴張的基礎上,探索開展二氧化碳排放控制行動。
按照國家修訂后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運用高新低碳、清潔生產技術和先進適用信息技術,對鋼鐵、有色、煤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傳統產業、傳統生產工藝進行改造升級。
□關鍵詞:能源消費
強化政府職能和政策導向,逐步明確能源總量控制目標和分解落實機制,建立健全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責任評價和考核制度。大力支持電力、印染、冶金、建材、石化、造紙、制糖、食品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施以余熱余壓利用、集中供熱、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變頻調試、系統能源優化等為主的節能、節水項目。
□關鍵詞:光伏產業
加強我區太陽能資源詳查和開發利用的規劃管理,建立較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初步建成以烏市為中心,石河子市、奎屯市和阿拉爾市為兩翼的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制造業基地及3至5個分布在南北疆、東疆的太陽能大型光伏發電綜合應用示范區。到2015全區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00萬千瓦。
□關鍵詞: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將溫室氣體排放基礎統計納入政府統計指標體系,逐步建立涵蓋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等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的統計體系。制定自治區重點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辦法。加強溫室氣體計量,做好排放因子測算和數據質量監測。
□關鍵詞:自愿減排交易
確立自愿減排交易機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逐步完善交易規則,通過建立供求雙方的交易平臺,用市場機制引導社會建設低碳模式。所謂碳交易,就是運用市場機制對社會資源的配置功能,使減排取得實效的企業從高碳排放企業獲得經濟價值補償,促進資本向清潔能源等低碳經濟領域匯集。
新疆將以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作為碳交易的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