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行業鏡像
隨著農歷春節臨近,漸濃的節日氣氛在一定程度上淡漠了寒冬的冰冷。深處行業冬天的光伏業,似乎也因此稍緩了些許寒意,市場注意力多停留在對去年的總結和對來年的憧憬中。只是,歐洲主要市場削減補貼的聲音,一直在提醒著行業冬天的存在。
月度熱點評議
2011 年CIGS 薄膜安裝量達1.2GW:
CIGS 技術是否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除了要解決效率與原材料問題外,恐怕最大的挑戰還是提升相對晶體硅技術的整體競爭力,其中主要是產業規模及成本。而面對層出不窮的追趕者,作為被追趕者的晶體硅技術,又何嘗不需要繼續在規模和成本上下功夫。
美政府預算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資金:
美國政府公布的2013 年度財政預算大幅提升了針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資金,其清潔能源研究資金的額度比2012 財年提高了近30%,表明再次當選的奧巴馬政府并未改變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初衷。
西班牙暫停可再生能源補貼:
盡管爭議不小,但西班牙議會還是正式通過了皇家法令1/2012,要求立即停止新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預分配流程和刺激政策。
歐委會發布非洲可再生能源潛力報告:
無論歐洲委員會聯合調查中心的這份報告出于什么樣的企圖,占全球人口20% 的14 億非洲人沒有任何電力供應的事實,確實蘊藏著極為廣闊的商業機遇。
國家電網重組裝備資源:
國家電網公司宣布將旗下中國電科院、國網電科院、中國電力裝備技術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整合,這雖然只是該公司理順內部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的關系、避免內部競爭的舉動,但見微知著,由此亦可看出電力體制的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光伏設備更新帶來250 億美元市場:
市場調查機構IMS Research 認為,光伏設備的更新換代是行業產能過剩和整合背景下唯一的市場亮點,并預計因此在未來四年內將帶來約20GW 及25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由此也可看出,賣了大量設備到中國的歐美國家,對中國光伏搞“雙反”的確有些耍無賴。
2011 年日本太陽能電池內需首度突破1GW:
日本這個傳統的光伏技術強國,在大地震后,不得不選擇光伏發電了。
烏克蘭光伏產量在2012 年底將達到500MW:
烏克蘭的上網電價在歐洲所有國家中最高,其公共設施級的項目在2030 年之前都將獲得固定為0.46 歐元/ 千瓦時的補貼。
這個慷慨的上網電價或隱藏著的可再生能源志向背后,源于烏克蘭希望大幅削減對于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其所面對的國際地緣政治局面決定了這一點。因此,這將是一個可能會較長時期內堅定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國家,盡管規模可能有限。
德國內閣通過上網電價補貼削減提案:
盡管壓力很大,默克爾卻還是批準經濟部長和環境部長提交的大幅削減上網電價補貼以限制未來光伏安裝量的計劃。在某種程度上,德國光伏發電面臨著與西班牙類似的窘境。或者說,全球光伏發電經過了一輪高速發展之后,都面臨著如何實現市場化發展的需求,在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這一點尤顯迫切。
法國支持光伏“ 歐洲制造”獎金:
法國政府宣布光伏發電廠將在上網電價補貼外再獲得10% 的獎金,前提是至少安裝60% 的歐洲制造組件。法國,你這是要做哪樣?
月度人物
江蘇兆伏愛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玉龍與總經理寧寧
記者印象
兆伏與艾索兩家逆變器生產商的合并,既有在行業寒冬抱團取暖之意,亦有集合雙方資源發展壯大之心。這在很多中國企業寧死也不原被兼并的文化背景下,實屬難得。
但陳玉龍與寧寧的志向,似乎遠不止于此。雖然兩家企業的發展之路不盡相同,但二人對于自主技術與自主品牌的在意卻很一致。代理世界一流品牌起家的兆伏,一直在大力開發自主產品,艾索更是專注于自主技術與品牌建設。時至年底,合并還不到一年的兆伏愛索,更是傳出與全球逆變器龍頭SMA 達成深度合作的消息。
經營策略
在蕭條的市況下,如何才能用最直接的方式直接解決問題,迅速實現全產品線或者說產品和市場的多元化?
合并!
趨勢判斷
“光伏行業內的很多產品,遲早有一天會到論斤賣的地步。”(陳玉龍,2007 年)
主要成就
合并之前,兆伏是國內逆變器市場占有率排名靠前的企業之一,艾索則是國內主要的小功率逆變器出口商。合并之后,兆伏愛索成為擁有全系列產品自主技術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光伏逆變器供應商,其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