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數字醫療與健康服務。創新第三方醫療與健康服務模式,突破以人為中心的智能感知、普適服務等關鍵技術,完善電子健康檔案,形成個人、醫院及相關部門的一體化醫療健康保健系統,構建老年人和慢性病醫療健康服務平臺與技術支撐體系。
發展基于融合網絡的數字生活服務。加強新興生活消費服務模式與發展路徑研究,突破服務集成接入與應用托管、資源聚合管理、結算與信用評估等數字生活平臺關鍵技術。重點圍繞數字社區/家庭服務、移動生活服務、數字學習、虛擬社會互動服務、空間位置綜合信息服務等領域,形成現代數字生活消費服務平臺化集成應用解決方案,構建一批數字生活服務運營平臺。
創新社會化公共服務模式。加強知識獲取、知識交易與支付、數字化智能教室、移動學習等關鍵技術研發,建立開放式知識服務公共體系;突破海量資源存儲和網絡信任服務支撐技術,創新就業服務、社會保險服務、養老服務和殘疾人服務模式,構建一體化就業與社會保障服務平臺。
(三)推進和壯大科技服務業
促進研發和設計服務業集群發展。積極鼓勵研發服務外包、合同研發組織等研發服務新業態的發展,培育集聚一批專業第三方研發機構,形成研發服務業集群。拓展工業設計服務支撐能力,建立專業化設計服務標準和管理體系,促進各類專業性設計機構的集聚發展。推進檢測服務市場化進程,推動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發展,培育一批綜合性檢測服務機構,規范檢測服務,研究制定技術檢測服務行業標準。
促進技術轉移服務業整體提升。提升技術轉移機構的市場化水平,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支持服務機構和企業之間探索新型技術轉移合作模式,加強產學研合作過程中的技術成果中試熟化服務能力,提升技術轉移機構的專業化、特色化和增值服務能力。
促進創業及產業化服務模式創新。培育和支持創業服務新業態的發展,推動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多樣化的孵化器建設。推廣“孵化加創投”模式,提升孵化器可持續發展能力。擴大科技企業加速器試點,整合創新創業服務資源,為高成長企業做大做強提供資本、人才、市場等深層次服務。
促進科技金融服務業突破發展。推動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和高成長企業群體提供金融支持。推動科技金融業務創新,探索科技貸款擔保、科技保險、融資租賃、產權交易與股權交易等新模式。建設國家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推動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為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服務,促進科技與金融資本的對接。加強科技金融風險評估,對科技金融項目提供風險控制的技術支撐。
促進科技咨詢服務業規模化發展。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和經營的能力。重點推動產業研究和競爭情報服務,研究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技術路線圖,為區域產業發展提供咨詢服務。推進企業管理和戰略咨詢服務,為企業的轉型和加速成長提供專業服務。支持科技咨詢服務機構品牌化發展,提高科技咨詢業信息化水平。
六、著力發展創新集群,推進產業有序發展
以國家高新區、產業化基地為載體,集中統籌資源,促進產業化基地的集群化,提升國家高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著力推進創新集群發展。
(一)提升國家高新區輻射帶動能力
加快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支持北京中關村、武漢東湖、上海張江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利用創新資源優勢,集聚優秀創新人才,研發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科技成果,做強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