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經濟是“化石能源時代”向“新能源時代”的緩沖,低碳經濟并不意味著排斥高能耗產業發展,更不會制約傳統經濟的發展。各個國家和地區,要從現實出發,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低碳經濟,而非一擁而上。
近段時間以來,大半個中國被令人厭煩的霧霾天氣所困擾。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正視環境給生活帶來如此重要的影響。也許,只有當生態環境真正威脅到人們的健康之時,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才會引起廣泛重視。降低碳的排放量,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美國加利福利亞環保局前局長、資深環保人士特里•塔米爾在《破解碳密碼:實現低碳經濟和可持續贏利的5個步驟》一書中,根據自己從事環境保護工作的經歷和認識,針對低碳經濟發展的方法提出了構想。
本書以美國低碳經濟發展為參照,對實現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梳理出5個具體步驟:設定碳減排轉折點、筑起碳減排圍墻、著手進行碳減排、官方無法削減的碳、估算碳彈性。根據筆者的理解,實現低碳經濟發展,要從擬定減排計劃與目標、樹立全民低碳理念、積極改善產業布局、大力推進技術革新、評估低碳效益這幾個方面著手。
發展低碳經濟,其實質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追求綠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本書的可貴之處,是在低碳經濟發展的思想認識與操作層面,為我們推開了一扇大門。當然,發展低碳經濟沒有統一的范式可以遵循,更沒有成熟的經驗拿來照搬照抄。在氣候變化、環境污染、人類健康威脅的三大難題面前,國際社會圍繞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明天,這個世界也許會陽光燦爛、白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