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現在大家或議論或旁觀尚德,不是不可以,但最起碼不應該是抱著娛樂或者幸災樂禍的心態。尚德作為曾經中國光伏最具代表性的企業,破產或者怎么樣的,當然是大家繞不過去要思考討論的話題,不過希望每一個議論或者觀察者都能從中受到借鑒和啟迪,來幫助我們把自己的企業、事業做得更穩當更長久,把光伏產業的發展推進的更加健康,而不是一味地抨擊尚德最后演變成抨擊整個行業,大家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為未來的國計民生負責,因為光伏作為新能源領域的生力軍產業,無疑將來會在國家的能源戰略、經濟發展以及百姓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如果人為地破壞光伏產業應有的生態環境,將來是要付出更為沉重巨大的代價的。
筆者:您對于光伏行業還是那么充滿信心,認為未來會非常美好。那么您認為接下來我國光伏行業中的各家企業還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會不會再出現其他光伏企業像無錫尚德這樣面臨破產呢?
楊懷進:還是那句話,只有倒閉的企業沒有倒閉的行業。行業好不代表企業好,個別企業好也不代表行業狀況就好。現在光伏行業的性質已經變成競爭激烈的買方市場,所以大家在紅海中競爭就需要有核心競爭力才行。目前狀況下如果企業不能夠有造血功能的話那么存活的機遇就很小。所謂造血功能就是有競爭力能掙錢,如果一直虧本的話就要問自己如何及何時做到不虧而且要盈利。如果企業負擔太重,沒有競爭力,無法扭虧為盈,企業破產倒閉就是遲早的事情了,一個有生命力的產業在成長發展過程中也難免新陳代謝,希望到時候大家不要再大驚小怪地亂炒作發酵這些公司倒閉事件。像飲料界,健力寶算是鼻祖了吧?那么健力寶倒閉了娃哈哈沒挑起這個大梁嗎?希望大家不要因為光伏在近兩年來沒有達到人們過于盲目樂觀的預期目標,就開始對他變得苛刻起來,請大家以正確的心態來關注光伏發展的軌跡。
筆者:那么在您看來當下的光伏企業如何才能盈利呢?
楊懷進:大家要意識到光伏行業已經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了,不再是投機行業,也不再是純工業品制造行業,而是逐步回歸到能源供應行業,如同我國的五大電力是電力供應商一樣。所以作為產品供應商要有適當的規模,不是越大越好,越大可能就是負擔越大,要注重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注重精益化制造,控制成本,使產品在質量和成本上有實實在在的競爭力。從經營模式上來說,要逐步轉移到電站項目開發投資上來,這是行業發展的方向。但這需要選擇好項目,控制好風險,精確執行好項目,最重要的還有項目資金保障。
筆者:大家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