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人做的,人懷著什么樣的心態去做一件事情,直接影響甚至決定著這件事情的發展走向,而事態發展的好壞在絕大程度上也反映著人們心態的正誤。在過去的那些產生暴利的日子里,好像是全社會圍繞著光伏產業來前進的,不僅沒有敬畏之心,反而希冀著更多更大的暴利的產生,人為地為光伏產業提供各種機遇的同時也扭曲了這個產業本身的面目。而事實上,有多少人能夠明白,光伏發電和我們普通的工業、能源企業一樣是服務于社會各方面又被社會各方面促進這樣一個協調發展的關系?
我們不能因為光伏曾處在暴利階段就把這個行業當做太陽來圍著轉,否則難免拔苗助長,也不應該把光伏今日的困境歸咎到這個產業本身,產業本身無罪,原罪在人。社會各界不應該幼稚到對一個事物除了捧殺就是棒殺的地步,相信經過此劫,大家的心態都會調整,光伏產業的本來面目也將得以恢復,下一階段,就是我們該冷靜下來去考慮光伏產業在中國如何更好地融入國民經濟并服務于國民經濟的時候了。
無論從環境保護、能源結構調整還是從各國各地區經濟的新興增長點來考慮,光伏產業都毋庸置疑地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也不例外。作為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綠色能源的光伏電力,其應用范圍和數量的逐步增大毋庸置疑。我們的國家、地方政府、銀行和企業都面臨著中國光伏產業的戰略選擇問題。
筆者:那么從國家層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楊懷進:我是有些想法,不盡成熟,只是說出來供大家一起討論。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已經逐漸走近世界歷史舞臺的中央,毫不夸張地講,未來世界格局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國新能源開發利用進程與實力的較量,經濟、軍事無不以此為先決條件。因此,政府絕不應該再視新能源為產業或者企業主導的事情,讓產業先行政策后置了,否則國家在未來的世界格局重新站位中恐怕也是要失掉先機的。
首先,中國光伏大發展十余年,受制于人處無不與科技進步相關,國家財政應該預留一部分資助戰略性科技研發的經費并建立相關的資金積累政策,像常規能源開發和軍事研發一樣,以國家的力量研發多元化光伏材料,攻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裝備技術,增強中國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中國光伏產業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
其次,因為光伏戶用系統的經濟性、生產電力的清潔性、與建筑結合的緊密性、跨越地域的普遍性等諸多特點,光伏是未來最有希望甚至是唯一可以調動全民投入到發展應用大潮中來的新能源類別。積極鼓勵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全面發展,并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政策與基礎設施保障,像開發房地產那樣,為分布式光伏系統制定出未來巨大的升值空間供人們來投資,調動全民積極性,一方面轉移人們對房地產投資的熱情,政府也不必再出臺更多的遏制房地產惡意炒作的政策,另一方面引導民間資金正確注入新能源發展建設體系當中去,百姓投資可以得到回報,政府能源結構也因此日趨合理,而且不論多少民間資金流入,都會得到正確的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