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光伏發電發展分析(一):分布式光伏
有資料顯示,2013年光伏需求將會同比增長7%,達31GW。中國將首次超過德國變成最大光伏市場。中日印三國需求將占到全球需求的36%。2013年又將成為另外一個轉型之年,光伏業將適應后歐洲市場的疲軟。
目前,光伏產業的總體趨勢雖在走下坡路,但其中電站開發環節的趨勢是上升的,2013年或將迎來光伏電站建設的一個春天。
分布式光伏發電是必然趨勢
當前中國政策鼓勵方向是分布式光伏發電。分布式光伏發電是指區別于集中式光伏發電的建設方法,一般建在用戶側,所生產電力主要自用。具有容量小、電壓等級低、接近負荷、對電網影響小等特點,可以應用在工業廠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頂上。分布式光伏發電充分利用了太陽能廣泛存在的特點,并且避免了集中建設的場地限制因素,具有建設靈活的特點。
按照我國的光照資源條件來講,西北部地區條件較好,適合建設集中的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平均成本也更低,但是,現在國家出臺的政策都在鼓勵分布式光伏應用,其原因何在?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分析更清楚的了解原因。電力成本主要分為發電成本和輸配電成本兩大部分,發電成本就是通過發電廠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轉變成電能產生的成本;輸配電成本就是把發出的電輸送到用戶端這一過程的設備投入、人員投入等成本。不同的能源形式的發電成本不同,經過計算,光伏發電對平攤電網折舊成本的能力弱,平均到每度電上的輸配電成本非常高,幾乎是所有能源形式中最貴的。
因此,雖然西部建設大型電站,發電成本已經下降到了0.7元/度電的水平,但由于發電小時數少和輸配電成本的問題,光伏發電總的電力成本還是最高的。將來,隨著光伏技術的進步,光伏發電成本將會繼續下降,但即使下降到發電成本不到總成本的一半,對綜合成本的下降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再有,絕大多數能源形式都有非常強的規模效應,而一塊光伏組件和一萬塊組件發電的基礎效率是差不多的。這樣看來,光伏發電可以說是天生的分布式能源。
再來做一個計算,在西部,1瓦光伏發電政府補貼0.7元,1瓦裝機可以發出1.5度電,也就是說1瓦裝機政府要補貼大約1元;而在東部,按最近的大型應用示范項目來計算,1瓦電預計補貼0.4元,1瓦裝機只能發1度電,也就是說1瓦裝機政府只要補貼0.4元。通過比較,可明顯看出東西部補貼相差2倍多。從這個角度看,政府也會更傾向于支持分布式發電的發展。在東部,分布式光伏發電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更重大的經濟意義。
2013年光伏發電發展分析(二):金太陽工程
金太陽工程示范項目
2012年第二期金太陽獲審批項目大約有2GW,預計在2013年年底前建設完成。加之金太陽一期的1.7GW延后至2013年上半年完成的項目,2013年的完工總量將會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金太陽項目過去開發情況來看,首先存在屋頂難找,談判難做,以及由于業主會經常參股,相互關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