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行業整合勢頭出現
2012年,隨著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惡化,光伏企業出現了破產倒閉現象,行業整合勢頭已經顯現。在較長時間的較大面積的減產停產過程后,相當一部分光伏企業資金鏈斷裂,破產倒閉風險加大,2012年孚日光伏、寧夏陽光等一批企業相繼宣布破產。進入2013年,全球最大的光伏電池組件制造商無錫尚德也宣布破產重整,這是我國首個宣布破產重整的大型光伏企業。
存在的問題
我國光伏產業在繼續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1.供需失衡、供過于求的局面依然嚴重
盡管全行業快速擴展勢頭在2012年得到明顯的遏制,但由于當年的市場增速也同步大幅下滑,總裝機量僅維持了個位數的增長,仍然難以消化2011年以前業已形成的過剩產能,供需失衡、供過于求的局面未發生實質性的改變。因此,各類光伏產品價格在2011年下跌的基礎上進一步走低,2012年1月至12月,多晶硅、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價格分別下跌了50.8%、28.3%、27.7%和31.6%,導致了很多本就經營艱難的光伏企業雪上加霜。
2.國內市場仍在成長過程中,對海外市場的依賴度依然居于高位
盡管為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我國加大了對光伏應用市場的支持力度,先后啟動兩批“金太陽”示范工程,上調《太陽能發電發展“十二五”規劃》光伏裝機規劃目標至20GW,采取了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等措施,但仍未根本性改變依賴國外市場的基本格局。2012年我國光伏產品總產量的近80%仍然需要銷往海外市場,而總出口量的78%則要銷往貿易壁壘高筑的歐美市場。
3.技術基礎及新技術儲備不足,產業核心競爭力存在隱憂
盡管在晶硅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水平方面,光伏產業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可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競爭的產業之一,但在前沿基礎技術研究、實驗室研發、關鍵和高檔生產設備制造、新一代光伏電池的研發等方面,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產業的技術基礎及新技術儲備不足,可持續的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應該說我國光伏的遠期發展仍然存在著隱憂。
4.國際貿易糾紛增多,外部發展環境惡化
2012年歐盟、印度等繼美國之后先后發起針對我國光伏電池產品的“雙反”調查,極大地影響了我國光伏電池產品的出口,進一步加深了我國光伏行業危機。2012年5月和10月,美國商務部對我國光伏電池“雙反”調查分別做出初裁和終裁,對我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和光伏組件征收2.9%至4.7%的反補貼稅,太陽能電池征收31.1%至約250%的反傾銷稅。2012年9月和11月,歐盟委員會又先后決定對中國光伏電池產品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其范圍囊括了光伏產業上下游的幾乎全部產品,包括硅片、電池片、組件,在2013年2月還加入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