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技術特別適用于沙漠地區,在那里,太陽光的反射能力極強。數據顯示,這項研究尤其適用于沙漠地帶,因為此處太陽光的反光能力非常強。單面太陽能電池板可產生340瓦的電力,而雙面電池板產生的電力可高達400瓦。趙建華預計,這些電池板每年可多產出10%—20%的能量。
不難想象,這些雙面太陽能電池板會像籬笆一樣垂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一面在上午吸收太陽光,另一面在下午吸收太陽光,使其成為在有限空間內也可以使用太陽能發電的裝置。例如,將它們作為高速公路的隔音屏障。這樣的布置在有沙塵天氣的地區將更有優勢。中東地區的很多國家似乎是使用這種太陽能電池板的理想之地。因為,這些地區除了光照強烈的優勢外,平凡的沙塵暴會影響太陽能板的功率輸出。垂直安裝的電池板不會積存過多的沙塵,反而有可能讓整個太陽能發電系統更加經濟可行。
從長遠來看,格林教授還是更加青睞那些基于晶體硅的技術。他希望可以通過讓硅同某種或某幾種其他的半導體結合,從而極大提高硅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進一步削減制造成本。作為添加物的各種半導體物質都應具有選擇性吸收太陽光譜中部分光的特性,并將其轉化為電能,來彌補硅無法有效吸收全光譜光源的不足。
實驗表明,增加一種半導體可以將太陽能電池板的光電轉化率從目前的25%提高到40%,再增加另一種半導體就可以使轉化率提高到50%。在輸出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就可以減少安裝至少一半的太陽能電池板。目前,這種半導體物質相結合的方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晶體硅中硅原子的排列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