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固守傳統業務模式、尚未積極應變的企業,路只會越走越窄。等待行業回暖,寄希望于回復到以前那種簡單代工生產就獲得利潤的模式,是不現實的。”趙永紅說。差異化的道路不止一種,可以創新產品,可以探索新的商業模式,開拓新興市場也是很好的選擇。
私人光伏屋頂發電不是夢
杭州已有人嘗到了家庭電站發電的頭鮮
在歐美很多國家,家家戶戶屋頂上安裝使用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建材或者器材,實現能源自主已經成為一種環保時尚,而在今天的中國,隨著國內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政策以及各種鼓勵政策的出臺,家家戶戶安裝使用光伏應用產品也已成為可能。
2012年10月,國家電網曾發布《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鼓勵私人光伏發電,承諾對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免費接入電網,并表示全額收購剩余電力。但收購的電量如何計算、款項結算時間均沒有相關規定。
隨著各種扶持政策的出臺,尤其從今年開始,全國各地已經連續不斷地出現家用光伏建設與并網成功的項目。在杭州也已經有人嘗到了家庭電站發電的頭鮮,位于杭州蕭山新塘街道以及富陽高橋街道三橋村的民居項目均已完成建設并實現并網。位于富陽的千戶光伏農居項目也即將上馬建設。
剛剛起步,正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個人光伏電站,其發展道路或多或少有著一些阻礙。據介紹,主要來自于建設成本高、成本回收期長、光伏材料鋪設受到小區樓房可利用面積以及搭設難度大等因素,并且政府對于居民個人建設光伏電站的電價補貼政策暫時尚未出臺。
“個人發電質量的控制非常重要。例如,如果用戶使用的并網逆變器轉換效率低,輸出的電能質量就達不到標準,有可能會造成電網失電、跳閘,以至于損害家電。如果個人利用個人光伏電站發電后私拉外接還有可能給人身安全帶來隱患。”市電力局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說。
二次城鎮化帶來契機
4萬億元市場空間是光電建筑應用的絕好商機
在趙永紅看來,二次城鎮化是光電建筑應用的絕好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