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阿特斯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財報卻亮點很多,不僅毛利率上升,虧損也大幅收斂。財報顯示,阿特斯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為2.64億美元,同比下降19.1%。但其毛利率從去年第四季的5%提升至9.7%,在中國一線大廠中毛利率最高,凈虧損也大幅收斂至390萬美元,為中國一線大廠中虧損最少的廠商。
這和阿特斯領先的區域多元化策略不無關系。阿特斯在第一季歐洲的營業收入只占整體營收的24.7%,同比大幅下降42.6%,因為懲罰性關稅等因素,目前公司將持續減少對歐洲的接單量,預計歐洲營收的比例仍會繼續下降。
如今,阿特斯的亞洲市場營收比重在第一季已超越整體營收的一半,高達57.4%,尤其本季度模組對日本的出貨量占整體出貨量的24.5%,較去年提升了75.9%。
阿特斯成功由單純的組件供給者,轉型為著重于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數據顯示,2012年其第四季整體解決方案占營收比重為12.8%,今年第一季提升至19.2%。阿特斯預期,光是加拿大即將開始商業化運轉的三座電站,每座將可獲得6000萬美元的收入,顯示阿特斯正繼續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目標是讓公司營收的50%來自于相關業務。
崛起的新星:中利科技
雖然2012年被光伏企業稱為“黑色年”,但仍然有少數幾家企業,實現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雙增長。
2011年才正式進軍光伏市場的中利科技就是其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4月26日,中利科技公布的2012年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其特種電纜和光伏業務兩大業務板塊,共實現營業收入63.26億元,同比增長31.82%,這主要得益于光伏組件銷售、光伏電站業務的有效開展和光伏電站的成功轉讓;實現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13.61%。
在光伏業務板塊,中利科技堅持以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為主、光伏組件銷售為輔的經營策略。對于純組件銷售,中利科技只對盈利空間相對較好的訂單才予以承接,大力拓展光伏電站建設,形成光伏電站開發、建設、轉讓的盈利模式。2012年,中利科技的國內電站集中在甘肅、青海、江蘇等省,海外電站主要集中在德國和意大利等國。中利科技表示,2013年國內電站開發重點仍將是新疆、青海、甘肅等光照資源豐富的區域,海外電站則重點拓展日本、美國、中美洲地區。
對于中利科技的盈利模式,民生證券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王海生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一方面中利科技的電站銷售合同充足,與招商新能源、中廣核已累計簽署1.5GW電站合作框架協議。另一方面項目儲備雄厚,在青海、甘肅等省及海外都鎖定了大量項目資源。“我們對于中利科技能快速復制的商業模式,以及后續電站滾雪球式開發帶來的業績快速增長很看好!蓖鹾I判臐M滿地說,國內電站開發市場的春天在今明兩年即將到來,國內光伏電站凈資產收益率已經從不足10%上升至13%以上。
隨著國家政策的的強力推動,并網、補貼機制逐步完善,國內電站開發行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而中利科技作為成功引領市場商業模式的絕對龍頭,將最為受益。
在公布年報的同一天,中利科技還公布了2013年一季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6億元,同比增長15.3%;但是實現凈利潤為虧損6212萬元,同比減少242.6%。一季度凈利潤的大幅下滑,在民生證券分析師黃彤看來卻并不代表什么,因為按照光伏電站的結算模式,第四季度才是結算季,前三個季度都屬于前期投入。這樣的虧損數據,只能算是臨時性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