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7月15日,中國政府網刊發了《國務院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全文(下稱“《意見》”),提出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同時,《意見》就并網、電量收購、補貼、土地政策逐一細化,為分布式光伏項目、電站投資開發提供了多重保障。
政策扶持 光伏再放光芒
一、“十二五”光伏裝機規劃目標第四次上調,構成直接利好
《意見》中提出,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到2015年總裝機容量達到3500萬千瓦以上,而在2012年下半年的出臺的文件中,2015年末裝機上調至21GW以上,因此,這是第四次上調。此前市場一直傳聞的裝機上調至3500萬千瓦4000萬千瓦的消息被正式確認,每年1000萬千瓦的裝機將再無懸念,從2012年光伏裝機5GW的基數上看,2013年裝機增長100%,《意見》的出臺對光伏業構成直接的利好。
我們在6月份《歐盟“雙反”初裁稅率低于預期》中提到,在歐盟“雙反”初裁后,為對沖國內巨大的產能,近期國內政府將會有動作。如今《意見》的出臺和我們的預期一致,我們進一步認為,此次利好政策只是開始,后續配套文件將會陸續出臺,光伏業的戰略地位凸顯。
二、分布式光伏是重中之重,標桿電價和電價補貼原則上確立,但須靜候細則出臺
《意見》指出,將大力開拓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如鼓勵各類電力用戶按照“自發自用,余量上網,電網調節”的方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優先支持在用電價格較高的工商業企業、工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將建設100個分布式光伏發電規;瘧檬痉秴^、1000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及示范村。開展適合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特點和規;瘧玫男履茉粗悄芪㈦娋W試點、示范項目建設等。
對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的政策。根據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通過招標等競爭方式發現價格和補貼標準。根據光伏發電成本變化等因素,合理調減光伏電站上網電價和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標準。上網電價及補貼的執行期限原則上為20年。根據光伏發電發展需要,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標準,擴大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規模。光伏發電規模與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規模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