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書寫一本東莞光伏產業發展史,東莞宏威數碼機械有限公司是怎么也不能繞開的關鍵篇章。
2011年3月,宏威正式啟動投資130億,在東莞打造全世界最大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這一項目也開啟了東莞發展光伏產業,特別是薄膜電池生產的夢想,一時間“東莞逐日”成為熱談。
經過2012年國內光伏產業寒冬,宏威這一光伏事業現狀如何?記者走訪宏威了解到,目前,宏威該基地已投產并開始產能爬坡,宏威即將用高轉效的單晶薄膜產品和低成本的硅薄膜產品來迎接國內即將開啟的巨大市場。
龐然大物落戶東莞
公開資料顯示,這個名為“晨真”的宏威太陽能電池項目是廣東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之一,總投資131億元,占地面積約1480畝,計劃建設13條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產能達1.65兆瓦,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度營業收入150多億元,利稅50多億元。
這一新廠產能巨大。宏威數碼財務總監邢福曾表示,其產能規模相當于當時宏威數碼在內地三個生產基地產能的3倍,按照計劃產能來算,訂單能排到10年以后。
堅信技術、大膽進入新領域是宏威一貫的作風。作為全球第二的光盤設備廠商,宏威在2005年涉足有機發光平板顯示(OLED)領域之后,又馬不停蹄地利用真空鍍膜技術,先后實現了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和成套設備的銷售。其電池產品號稱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而售價只有國外同類設備的三分之二。
宏威董事長范繼良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在東莞投資,是因為此處有著完備的產業鏈優勢,這意味著較低的生產成本。“生產該項目的產品原材料,如玻璃、生產裝備等,90%以上可在東莞找到。而宏威在設備制造方面有優勢、有技術,在東莞上馬太陽能光伏項目,天時、地利、人和皆備。”范繼良說。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給了宏威巨大動力。2010年起,東莞先后出臺了《東莞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基地發展規劃》等多個政策,以市鎮共建的形式,整合市、鎮兩級資源,對基地進行傾斜扶持,希望以薄膜太陽能為突破口,引導東莞太陽能光伏產業集聚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