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光伏產業投融資行為極為活躍。2013年5月,日揮公司在日本大分市臨海工業區建設的百萬瓦級太陽能發電站(MegaSolar)正式運營。這是一個發電功率為26.5MW的大規模項目,項目總費用為80億日元。該項目是融資約60億日元的大型項目,由日本瑞穗實業銀行為首的團隊投資。
3月,IHI公司表示,將建設發電能力為70MW的日本國內最大MW級太陽能發電站,該項目融資約234億日元。
日本其他大型銀行也同樣對MW級太陽能發電站建設積極投資。三菱東京UFJ銀行為日本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企業Eurus能源控股公司在北海道運營的發電30MW的MW級太陽能發電站項目投資86億日元。可以說,現如今是日本“投融資會戰”時期,大型項目炙手可熱。
大型項目的投融資期限還剩兩年
項目投資通常是基于項目計劃中的收益來判斷投資可行性。以往,通常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收入預期與風險很難判斷,也因此很少實現項目融資。
但最近,收入風險可以規避了。因為,基于區域日照量、太陽能面板逐年老化帶來的發電量降低程度等數據,很容易預測未來的年發電量。而且,對于地震、暴雨等天災引起的不可抗力風險,在項目中也引入保險(放心保)公司,以保險方式來規避風險。
日本政府推行為期3年的可再生能源固定價格全額收購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發電企業的收益。在銀行看來,日本國內企業設備投資遲緩的情況下,MW級太陽能發電站是一項可看到需求的“高增長市場”。因此,日本金融機構致力于挖掘大型項目,希望最近兩年內,對超過數十億日元的大型項目進行更多的投資。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一名融資項目負責人稱,對MW級太陽能發電站“進行過前期調研,預計今后3年,我們每年至少投資6000億日元”。這些金融機構不僅單純進行投資,還向那些擁有休閑度假場所的大型企業推廣MW級太陽能發電站項目,計劃積極主動地推進“項目建設”。2012年11月,設立項目建設公司(SPC)時,日本瑞穗實業銀行還設立了可滿足MW級太陽能發電站融資需求的專項基金,形成了從發掘項目需求到項目推廣的一條龍服務體系。
金融機構的項目投資,主要是面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預見收益的大規模項目,所以僅限于大企業。而中小企業,由于公司信用不夠高,還很難獲取銀行的投資。但最近,投資行為正在向中小企業策劃的數億日元規模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擴展。其原因在于,《動產與債權擔保融資(ABL)》這一新型融資方式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