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是寧夏硅業,申銀萬國一位分析師也向記者表示,現在國內的整體多晶硅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都很不理想,運營中的多晶硅公司可能不到10家,而國內實際多晶硅企業有40多家。這些在運營的企業分別有特變電工、保利協鑫、大全新能源、南玻及亞洲硅業等,但是產能也未開足。“如特變電工某條生產線開了60%的產能,大全新能源位于新疆的生產線也在運營,但其重慶生產線還未正式恢復。今年全國的多晶硅產量在5萬噸左右,比去年的6萬噸有所減少。”
對于多晶硅的市場價格是否有可能上升這一問題,這位申銀萬國的分析師說,目前該產品仍維持在18美元/公斤左右,如果商務部正式對海外多晶硅企業實施反傾銷制裁的話,國內的多晶硅價可能會有所上升。
在經過1年左右的調查后,今年7月24日起,商務部正式對來自美韓的進口多晶硅采取征收保證金臨時反傾銷措施,最高征收標準為57%。去年11月1日,商務部也對來自歐盟的多晶硅企業實施了“雙反”調查,但截至目前尚未有初裁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