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國內光伏企業人士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難言上半年能實現扭虧為盈,但目前看,減少虧損是肯定的。
下半年回暖暫不明朗
晶科能源品牌總監錢晶昨日向表示,從去年第四季度起,組件平均售價已開始觸底反彈,而經過一年的行業調整,雖然未見得有預期那么迅速,但還是重整掉了部分產能,讓供需逐漸拉近距離,而新興市場國家的需求量激增,彌補了歐盟“雙反”帶來的市場缺口。
與此樂觀態度不同的是,也有部分光伏企業人士認為,前景并不明朗。
“下半年的情況真的不好說,反正我不敢說是不是回暖”,在美上市的某光伏企業管理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依然處于虧損狀態,上半年出貨量較大,是受原本歐盟“雙反”制裁臨近的影響,企業拼命出貨所致。
“與歐盟達成的價格承諾最低不得少于0.56歐元/瓦的價格,與以往的0.49~0.5歐元/瓦價格相比高了很多,下半年的銷量可能會受較大影響,并且還有每年7GW的出口限額”,該人士進一步告訴記者,“在國內,雖然近期的確有不少利好的政策出臺,但目前的文件還沒提到補貼是多少,即便是各方面進展都很順利,從政策層面到執行層面,也是3~6個月以后的事情,目前來看政策沒有對光伏企業有多大實質性的幫助。”
對于光伏的前景,某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未來地面電站和分布式發電會同步發展,分布式的發展腳步甚至更快,從全球來看,不再依賴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各個國家會根據自己的電價、氣候、日照和政府財力,不同程度地發展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