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電廠也極具代表性。2012年7月,湖南華電常德電廠新建項目獲得能源局路條。常德電廠項目在2003年啟動,在當地官員反復協調下歷時九年才取得準生證。
常德市發改委披露的信息顯示,2012年初,時任省長徐守盛、副省長韓永文專程到國家能源局會見劉鐵男局長,重點推介常德電廠項目;同年6月,時任省委書記周強、省長徐守盛再次會見身在湖南調研的劉鐵男,推介常德電廠項目。在此一月之后,能源局下發路條。
核準需上報幾十余項支持文件
與地方企業投資項目不同,中央企業可以通過地方發改委、自行申報兩種方式申請“路條”和項目核準。
獲得路條之后,在正式上報發改委、能源局核準之前需要有大量準備工作,需要報備幾十余項文件和報告。業內人士預計,前期工作所需要的成本在2000余萬元。
根據能源局要求,火電投資業主需要對項目的機組選型、工程建設方案、外部建設條件、技術經濟可行性進行論證;開展土地、環境保護、水土保持、電廠接入系統、銀行貸款等前期工作,并取得國土資源部、國家環保總局、水利部、國家電網公司和銀行等相關單位的支持性文件。
根據業內人士介紹,火電項目核準主要內容包括申請報告正文、6個專題報告、支持性文件。申請報告正文主要包括:建設必要性、建設規模及裝機方案、廠址擴(改)建場地、接人系統、燃料、交通運輸、供水水源、貯灰渣場、工程地質及巖土工程、環境保護、資金來源與工程投資、計劃建設工期、項目申報單位情況等十余項內容。
六個專題報告分別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接人系統報告、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水資源論證報告、地質評價報告、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
應取得的支持性文件則涵蓋地方省級政府部門、國家部委等批復意見,合計20余項。代表性支持文件如,省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對本工程項目的意見、國土資源部授權的用地預審、水利部流域管理機構取水許可、國家環保部環境影響評價、水利部水土保持評價、銀行貸款協議、煤炭企業煤源合同、地質災害評價等。
核準申請過程并不是順利的,任何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使核準受到影響。中電聯及電力企業專家多次建議改革項目審批方式,簡化核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