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目前正在接觸無錫尚德的企業并不只英利一家,坊間傳聞,天合光能、中國西電、北京普天新能源也都在動作。
是什么在吸引這些企業,在尚未度過“光伏寒冬”的2013年初秋,爭相向背負著巨額破產債務的無錫尚德伸出橄欖枝?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這些企業是看中了無錫尚德巨大的品牌效應。
“(破產之后的)尚德最大的價值是品牌。其他的,比如產能方面,比較有價值的只是它的新型生產線,產能大概有幾百兆吧,一些老舊生產線放到現在已經沒有意義。同時,一些有意接盤的企業,比如英利,本身的生產能力就已經很強,自己也可以投資建新的生產線,這種投資可能比背負尚德的債務還要小。所以,要接手尚德,最可能的原因還是看重尚德的品牌。”孟憲淦說。
據了解,雖然尚德已經宣布破產,但是在其良好的品牌基礎和供銷網絡基礎上,仍在穩定生產。據無錫市官方消息,目前無錫尚德在開生產線基本滿負荷運轉。據稱,無錫尚德每月產量約為60兆瓦-80兆瓦,全年出貨量預計可達1吉瓦。
債務問題最“燙手”
據我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分析,接手已經宣布破產的無錫尚德,最關鍵的是要解決兩個問題:尚德的債務問題,以及接手方以何種方式入主尚德。
債務方面,經過這幾個月的清產核資,尚德的債務已經比申報時的174億元減少67億元,目前確認欠銀行、供應商、擔保人的債權約為107億元。
“英利如果是在盡責調查階段,債務問題可能還沒進入談判日程,但債務問題肯定是要首要考慮的。”孟憲淦說。
據了解,盡責調查是擬收購方對雙方合同中所涉及的條款、資產情況,甚至價格進行核查。孟憲淦說,盡責調查只是收購的第一步,是一個評估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擬收購項目做一個評估,評估尚德價值多少,債務還有多少,看看要不要接盤,怎么接。至于是否承擔尚德的全部債務,還是只承擔部分債務,得放到下一階段去談。
而以何種方式入主尚德,坊間傳言,有可能是天合光能、英利集團、中國西電、北京普天新能源“四選一”入主尚德,也不排除其中數家企業一同進入的可能性。
然而,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英利對一同入主的興趣不大,如果決定接手,估計會選擇控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