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機會顯現
更多的國內光伏企業將希望寄托于新興市場。業內一致認為,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地區未來幾年內的光伏裝機容量都將呈現快速增長狀態。如今,新興市場的貢獻率已由前年的2%提升至2012年的近10%。
市場咨詢機構IHS高級分析師表示,今年中國光伏組件的需求量將會達到7~8吉瓦,而日本和美國市場的出貨量將分別達到3~3.5吉瓦和2吉瓦。
核心技術、市場兩頭在外的光伏產業現狀并不利于國內光伏行業的健康發展。直至去年,在歐盟“雙反”的倒逼下,國內企業才真正意識到擺脫這一困局的重要性,在紛紛開辟新興市場的同時,將業務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
近日,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在羅馬尼亞的4家光伏電站開始并網發電,并購買海外投資保險,在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泰國、南非、印度、韓國等多個國家和新興市場廣建光伏電站。
和正泰的做法相同,位于福建泉州的陽光大地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已經開始了戰略調整。目前,該公司主要出口中東、南亞、南美等區域,降低了對歐美市場的依存度,其歐美市場份額已從2011年的70%降至當前的25%。
在新興市場中,發展最為迅猛的非日本莫屬。在2012年第四季度的國際光伏市場中,中國光伏企業對日本市場的組件出貨量環比翻番,接近40萬千瓦,日本市場的重要程度僅次于德國。
根據光伏市場研究機構Solarzoom行情中心數據統計,2012年度,無錫尚德以近1億美元的組件銷售收入在日本市場拔得頭籌,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緊隨其后,組件銷售收入近7000萬美元,成為日本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品牌之一。
阿特斯陽光電力一季度財報顯示,阿特斯組件出貨量達到了2.63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占比為57.4%,歐洲則不到25%。阿特斯表示,公司業務提振歸功于在利潤豐厚的日本市場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