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純利幾百萬,未向“第二高峰”切換
光伏產業起落興衰,對我國新興產業的一個深刻啟示是,產業發展要努力做到有序可持續,切忌一哄而上。
“2010年光伏業達到鼎盛期,我們公司一天的純利潤就是500多萬元!备呒烟柲芄煞萦邢薰靖笨偨浝矶∮楞懻f,那時常有買家拿錢在公司等著提貨。
差不多就在那段時間,無錫尚品太陽能從紡織、印染業一腳跨入了光伏業。公司副總經理詹啟江說,新項目上馬投資幾億元,一兩年就收回來了,“把產業鏈拉長、新設備安裝到位不久,國際市場就變臉了,結果,新廠房、新儀器設備閑置一年多!
“前幾年的光伏行業,進入門檻太低了,只要有錢,差不多誰都能搞,而且,有產品出來就能賺到錢!睒I內人士說。投資者的沖動,導致產能過剩、競爭無序。加上國外需求銳減、貿易保護的雙重擠壓,僅僅幾年,國內光伏業迅速從巔峰跌落,硅材料、光伏組件價格一瀉千里,石英砂從每噸300多萬元跌至現在的十六七萬元,電池片外銷價從每片24.5元變成了6元左右,“好日子”難再。
光伏的明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產業秩序。
“產業發展,有‘野蠻式擴張’和‘精細化擴張’兩個高峰期,前者是發展初期因高利潤一哄而上,后者是產業成熟后的內涵式發展,注重技術創新!蹦暇┐髮W教授錢志新認為,實現從第一個高峰到第二個高峰的切換,主要靠市場推動,政府應在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上多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