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紅說:“7月14日出臺的‘國八條’并沒有出現提高產業集中度、抓大放小的說法,反而是很明確地提出,要扶持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但現在這類創新型企業正面臨被擠出國家扶持政策的范圍。”
在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含有,凡是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及項目,其產品不得享受出口退稅、國內應用扶持等政策支持的條款。
“這比‘雙反’對浙江企業的打擊還大。‘一刀切’政策恐將誤傷浙江成片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趙永紅說,“小企業通常都是創新活動最活躍。浙江就有眾多這樣的企業,他們的創新體現在技術上、產品上、市場定、業務上、財務模型上等多個方面。”
據記者了解,杭州天裕光能是一家非晶薄膜產品企業,在晶硅之間拼殺低價的期間,通過轉型和市場創新及時擺脫了價格的惡性競爭,成功完成了銷售額3000萬到1個多億的飛躍,而其產能不足要求的50兆瓦;浙江龍焱能源,創始人是曾供職于美國能源部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達20年的吳選之教授。龍焱是國內極少從事碲化鎘薄膜路線自主化研發的企業,其產品轉化率已經接近美國第一太陽能,是全國唯一具有碲化鎘量產能力的企業,也是全球除美國第一太陽能以外的僅有的碲化鎘量產企業,但同樣是產能規模不足50兆瓦的企業;合大太陽能通過國家首片“光伏瓦”研發的成功,首次將光伏產品變成光伏建筑材料,該企業銷售產值正在迅速增長中,其組件規模也尚未達到“征求意見稿”規定中的200兆瓦……